第04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30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境物流行业或迎来发展新机遇
□中国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高级研究员 张宝霞 齐立云

    近些年,跨境电商风生水起,总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日益凸显其拓展国际贸易和促进国内消费的重要作用,但无论跨境电商如何迅速发展,都离不开供应链和物流体系的支持。11月26日,在中国厦门召开的2019万国邮政联盟电子商务时代跨境合作全球大会指出,跨境电商作为新兴产业,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趋势,进出境包裹数量也将持续增长。由此可见,跨境物流借助跨境电商良好的发展将进入全球布局、服务升级的新阶段。

    政策利好跨境物流

    跨境电商多次成为两会焦点,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持续关注。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跨境电商,将跨境电商发展作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工作项目之一。此外,在2018年两会期间,商务部部长钟山也指出,2017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外贸第一大国,外贸发展动力加强,跨境电商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整体来看,跨境电商作为我国外贸的新增点,未来随着我国政策推动的不断加强,跨境电商规模化发展有望进一步加快。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助推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从2014 年至今,基本保持每两年即出台一项针对跨境电商的政策,以“四八新政”(2016年4月8日,我国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实施新税制,并实行清单管理,业内俗称“四八新政”)为重要节点,为在解决跨境电商 “户口”问题和促进跨境电商发展之间谋求平衡,政府更是不断延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与此同时,政府在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上不断扩围,由最早的10个试点城市扩展到如今的37个试点城市。杭州、郑州等地也以政策为先导,各自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大力建设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综合体、综合试验区、保税区等,通过基建拉动、政策扶持,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发展的新模式。(见表1) 

    跨境电商正迎来密集的政策红利,国家一方面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在通关、报检、海外仓建设等环节不断完善配套措施,加快跨境物流建设,这将加快物流体系的建设速度,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持。由此可见,物流建设一直是跨境电商战略布局的热点,也是政策扶持的重点。

    跨境电商带动跨境物流的发展

    跨境电商渗透率逐渐提升,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根据我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7.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为6年来首次实现双位数增长。而根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电商交易额达到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远高于传统进出口贸易,渗透率达27.35%。根据此前阿里的数据测算,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到12万亿元,3年复合增长率为16.44%,渗透率达37.6%,未来跨境电商发展市场空间巨大。(见图1) 

    全球跨境电商客户量激增,跨境物流交易量明显扩大。近年来,全球跨境电商发展速度较快,根据阿里研究院研究显示,预计2020年全球电商交易量将达3.4万亿美元,同时,跨境电商客户数量预计将高达21亿。以物流费用率30%为标准预测,2015年,全球B2C电商交易量为1.9万亿美元,则物流费用为0.57万亿美元;2020年,预计全球B2C电商交易量为3.4万亿美元,则物流费用将高达1.02万亿美元。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形成,且行业梯队格局基本稳定。物流是跨境电商流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可以极大提升客户体验。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所采用的物流方式主要分为4种:邮政包裹模式、国际商业快递模式、专线物流模式以及海外仓模式。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出口的跨境电商70%的包裹是由邮政系统投递的,其中,中国邮政占据50%左右。 

    邮政包裹模式:邮政物流遍布全球,比其他任何跨境物流方式都要广。其中,邮政小包的跨境电商占比达70%以上。虽然邮政小包价格便宜,但是无法享受出口退税,时效较慢,同时,对货物大小有严格的要求。 

    国际商业快递模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快递、物流业务。目前,国际快递业主要有 DHL、UPS、FedEx、TNT 四大巨头。国际快递的时效快但成本高,比较适用高价值、体积小的产品。 

    专线物流模式:专线物流又称货柜专线,跨境专线物流一般通过海运、航空包仓等方式将货物运输到国外,再通过合作公司进行目的国的派送。专线物流能够集中大批量将货物发往某一国家或地区货物,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一般专线物流都是双清包税,收件人不用担心清关问题。 

    海外仓模式:是指卖家在销售目的地进行货物仓储、分拣、包装和派送的一站式管控与管理服务。一般运输流程包括头程运输、仓储管理、本土配送、信息更新四大部分。海外仓提高了整体派送时效,方便退换货,具有售后保障,物流体验最好。(见表2) 

    快递企业境外投资建设世界级的物流枢纽。在跨境B2C市场,由于海外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货物流通渠道已经形成多年,原本的代理商格局即使是电商巨头也很难打破,因此,即使是天猫国际这样的行业先驱,市场占有率也就只有1%。 

    与之对应的,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因为跨境两字赋予了物流企业更多的职责——通关,物流环节的痛点使得行业的门槛更高,所以相关企业的议价能力和市场份额也更高。(表3) 

    目前来看,跨境物流服务商中以递四方、顺丰速运、京东、菜鸟为代表的电商物流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市场。其中,顺丰速运采取自建型的海外扩张策略。 

    京东物流全力搭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整合社会资源,在云仓配、多式联运等方面寻求全链共生,携手航空、铁路、海运、仓储、配送等各界合作伙伴一同推进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的建设,重点聚焦跨境物流,并在仓储、运力、物流科技、电商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在全球构建双48小时通路,实现中国48小时通达全球,实现当地48小时送达。(见图2) 

    菜鸟网络提升全球物流履约能力,完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首先,通过中国保税仓和从其他国家直运的结合,菜鸟网络的进口履约解决方案已经服务了天猫国际超过97%的包裹。天猫“618狂欢节”期间,菜鸟的保税仓加速了天猫国际数以千万计进口包裹的运输,同比增长超过60%。其次,与合作伙伴在全国17个口岸运营近百万平方米保税仓,并在上海、宁波、广州和香港等地陆续启用首批进口中心仓,帮助跨境商家补货从3周提速到3天。2020年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菜鸟全球供应链实现了从33个国家和地区的142个港口提货,让海外品牌从原产地直达中国,为商家平均节约成本10%,进口物流时限大幅缩短5~10天。

    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的跨境电商必须配备高效通关物流,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跨境物流制约跨境电商”的问题。随着政策红利及竞争加剧,电商巨头还将不断加大跨境物流建设力度,改善客户购物体验等,在物流的建设上有所突破。 

    跨境物流服务走向平台化。跨境电商买卖双方距离远,对于物流服务的时限、安全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服务跨境电商业务的物流服务商具有覆盖完善的物流运作网络,先进的监控体系和技术;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与普通物流服务相比,涉及海关清关服务,这就要求物流服务商对各个国家海关的进出口法律政策有着透彻的理解,能够帮助客户规避政策和法律风险;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环节多,尤其是出现海外仓服务模式之后,物流服务的环节和流程更加复杂,这就要求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商要具备一体化的运作能力,使跨境物流服务走向平台化服务。 

    跨境物流企业将逐步整合供应链。物流龙头企业从自建网络到开放共享,试图整合以及开放跨境物流的揽、干、关、仓、配等全链路资源,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构建跨境物流全球一张网的更大生态格局。跨境电商物流链条冗长,且各个境外国家的关务税务法规政策以及当地的基础设施也千差万别,点对点的运输目前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全球网络协同效应尚未形成,没有一家企业仅靠自营自建的模式可以实现全球网络布局,更大范围的协同合作共享是大势所趋。物流服务企业涉足跨境供应链金融,通过采购融资、库存融资、保理融资、信用融资等多种服务模式,解决跨境电商卖家最大的痛点——现金流。跨境电商卖家与各类金融机构通过物流场景建立起了信任和风控的闭环体系。跨境电商由于跨国物流运输时限久、库存和销售周期长、电商平台回款慢等综合因素,导致卖家普遍资金链紧张,跨境供应链金融市场需求巨大。 

    跨境物流服务“定制化”“合规化”趋势明显。跨境电商呈现出非常迅猛的发展趋势,并且每个跨境电商平台的成长速度较快,这将会大大提升跨境物流的需求量,同时,也对跨境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比如,更保险的清关、更快的时限等,因此,未来跨境物流一定会朝着“定制化”的方向发展,即根据客户的实际资金、产品的特性、货量等情况去做一些量身定制的服务计划,包括客户对时限的要求、对成本的预算,如何提供更好的清关服务、减少风险的服务等。因此,未来物流行业也或将面临“大洗牌”,淘汰满足不了当今跨境电商企业和卖家需求的、不符合跨境电商合规化要求的物流企业,而那些能满足跨境电商企业个性化运营需求和“合规化”流程的物流企业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表1 跨境物流相关政策梳理


    

表2 跨境电商物流渠道比较


    

表3 电商企业与物流企业在国内与跨境电商市场的议价能力对比


    


    

图1 跨境电商发展市场空间巨大


    

图2 共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