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下的订单,下午就送到了,真是迅速。”近日,家住浙江省东阳市城区的卢先生收到了邮政“极速鲜”送达的一箱虎鹿东山翠冠梨。今年,东阳市邮政分公司在往年运作“万斤农产品进城”项目的基础上,启动“极速鲜”农产品寄递服务,在帮助种植户解决销售难的同时,解决配送难题,让农产品“跑”得更快、更安全。
助力“农产品进城”
“自从上了邮乐网,我家的翠冠梨销量大幅上涨,至今已经卖出1000多公斤。”东阳市虎鹿镇东山村农民刘志良说,翠冠梨搭上邮政这辆互联网“快车”,根本不愁卖。
东山村和厦程里村有近千亩梨园,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梨树。因其地理环境独特、水质良好,所产翠冠梨品质上等,被评为浙江省名牌农产品。但长期以来,村民只会坐等收购商上门收购,这种传统的销售模式让他们只能被“牵着鼻子走”,一旦遇到“变故”就面临销售难题,也难以卖出一个好价钱,只能卖多少算多少。
2016年起,东阳市分公司与虎鹿镇政府合作,依托虎鹿镇农产品多又好的优势,以“邮乐网+原产地认证+农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施“万斤农产品进城”项目。首个合作对象就选择了东山村的翠冠梨,其中就有村民刘志良家的梨。“东山的梨卖不出去,城里人想吃东山梨又不知上哪儿买。鉴于这样一个信息不对等的情况,我们充分利用了我们的邮乐网、口袋邮局等线上资源,还有44个邮政网点、邮乐购店等线下渠道,帮助‘农产品进城’。”东阳市分公司渠道平台部卢瑛介绍。
4年来,东阳市分公司累计销售东山翠冠梨近2.5万公斤,帮助农民实现销售收入近20万元。除东山翠冠梨外,东白春芽等当地特色知名产品也打开了一条新的销售渠道。
破解配送难题
自推出“万斤农产品进城”项目,帮助果农开辟网络销售渠道后,越来越多的果农选择与东阳邮政合作,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甜头。
“自从和邮政合作销售翠冠梨后,订单一天比一天多,但是虎鹿到东阳城区开车要半个多小时,靠自己一趟趟送,没时间、没精力,也不划算。”虎鹿镇东山村果农卜眺眺家有60亩梨园,销售是不用愁了,翠冠梨的配送却成了问题。“又要采摘,又要打包,人手根本不够用。”卜眺眺说。
“这个问题,我们去年就已经体会到了。”东阳市邮政寄递事业部副总经理申屠亦农说,“为解决这个问题,今年7月初,我们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召集了30多家农村合作社代表,举办了惠民项目推进会。”这次推进会上,东阳市分公司明确了推出“极速鲜”配送服务,承诺针对翠冠梨等生鲜类产品提供次日递或隔日递。
“翠冠梨销售期间,我们有专人对接、专车服务,收寄与网运处理都开通绿色通道,采用‘极速鲜’农产品寄递服务,新鲜的翠冠梨从树上采摘下来,当天就能送到客户手中,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和承诺。”申屠亦农说,今年通过邮政“极速鲜”配送的翠冠梨已经超过3000多公斤,客户普遍反响很好。
既发展金融更帮助脱贫
往年,果农想要与东阳市分公司合作开展翠冠梨销售工作并非易事,除了水果品质、种植规模等基本因素均要达标外,还要求合作意向者拿出合作诚意,也就是要在当地的虎鹿邮政支局开立储蓄账户,并且指明存款金额的多少是是否选择与他们合作的重要指标。
这一信号的释放,在当地种植圈中立刻激起波澜,没有开立账户的种植户纷纷来到网点办理。短短一个月时间,100多位种植户全部在虎鹿支局开立了账户,拓展存款300多万元。此外,东阳市分公司把部分农产品作为宣传用品,以积分换购或者“邮惠购”的方式兑换给生日会、答谢会的城区客户,既消化了客户维护成本,又改善了客户需求,还起到了农产品在城区居民中的宣传效果,进一步增强了客户黏性。
今年,东阳市分公司为切实贯彻“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的要求,对合作对象进行了重新调整,从原来“存款多”的客户转为家里经济条件困难的贫困户,帮助他们解决销售难、售价低的问题。通过走访市扶贫办和虎鹿镇政府,东阳市分公司进村与贫困户交谈,了解家庭的具体情况,并最终确定了3名贫困户为合作对象。针对合作对象的实际情况,东阳市分公司在采摘期组织渠道平台部党支部的所有党员上门帮扶,帮助贫困户开展采摘、挑选、套袋、包装等系列工作。
“翠冠梨是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感谢邮政不仅帮我卖梨,还帮我摘梨,很感谢你们。”贫困户刘大爷万分激动,他家这次卖了750多公斤梨,售价也比往年收购商多出不少。
助力农业发展,任重而道远。广阔的农村市场依然大有可为,接下来,东阳市分公司将认真总结经验,在农村“农家乐”项目和生态旅游观光等领域加强研究、深入探索,进一步唱响“脱贫攻坚”曲,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