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2019年已经进入尾声。12月16日上午,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业2019年第600亿件快件诞生。600亿件,一个震撼人心的数字,一个与你我密切相关的数字。这标志着我国快递年业务量迈入600亿时代,是快递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600亿件,的确是一个值得说道的数字。本周,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市场监管司司长冯力虎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国快递包裹量每年以新增100亿件的速度迈进,已连续6年超过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寄递市场,已经成为世界邮政业的动力源和稳定器,对世界快递业增长贡献率超过50%。
600亿件,表明我国快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元主体竞合、多层次服务共生的快递市场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快递法人企业达2万家,其中包括7家上市公司,从业人数已超过300万人。据专家分析,我国邮政业呈现出“1225”的特点,即邮政业业务收入规模占GDP近1%,每年吸纳就业人数占全国新增就业总人数2%,每年间接推动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增量20%;我国包裹快递量占全世界包裹快递总量的50%以上。全行业全年支撑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500亿元,为拓展国际贸易渠道实现“卖全球、买全球”、优化多边资源配置、增进全球经济互联互通提供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力量”。
600亿件,不仅意味着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再创新高、快递行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也意味着“快递经济”对于群众就业、宏观经济增长、脱贫攻坚等方面的贡献越来越大。有学者分析说,除了通过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等指标评判经济运行状况,今后还应该把快递业务量作为观察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
当然,600亿件,不是终点、更不是目标,快递行业服务质量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比如,今年“双11”期间,有媒体调查发现,仍存在包裹积压和暴力分拣现象。因此,快递行业不能因为“量”的增长而忽视“质”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应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快递行业进一步发展。这既需要快递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也需要快递企业不断完善管理、提升质效。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600亿件,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数字,其背后所蕴含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更值得我们关注。未来,我国快递业还需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例如,通过广泛地科技赋能,不断创新业务模式、服务形式和管理方式,来改变服务单一和质效较低的现状;同时,推动快递进一步融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实现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跨境贸易产业的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