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澳门,总是步履匆匆,从未真切看清这座城市的美。近日到澳门一游,因时间充裕,便可绕开熙熙攘攘的游客区,走进一条条弯曲深长的小巷细细感受这座繁华小城。
由小块花砖铺就而成的小巷,夹在林立的高楼大厦间,向大马路的两旁延伸开来。沿着小巷而行,一边是综合了拱廊、圆柱、栏杆、拱门、花边和三角窗楣等元素的南欧特色建筑,在粉红、米黄、浅蓝、赭红等色彩的装饰下别具风情;一边是独具岭南特色的骑楼建筑。南欧建筑的窗台上挂有各式各样的花盆,里面开满了颜色鲜艳的花朵,缤纷的鲜花与房屋的色调相映成趣,行走其间,让人赏心悦目;骑楼里,一间间商铺紧密相连,金饰店的橱窗里摆满各种精美首饰,红绒衬盒里成双成对的龙凤镯最引人注目,从店边经过都仿佛能沾上喜庆之气。还有品种齐全的海味干货店,来自天南地北的花胶瑶柱、鲍鱼燕窝,整整齐齐地汇集在此,任君选择。
顺着小巷左拐,遇见一方小巧的街心花园,虽是弹丸之地,亦花木繁茂、鸟语花香。精致的喷泉自麻石雕像中涓涓流出,再汇入娟秀可人的花瓷小池。庄严肃穆的教堂内,唱诗班的歌声仍余音绕梁,五彩玻璃透出明媚的阳光。推门进入一座小型博物馆,从一个个展框陈列的仿真模型中品读澳门的小城故事。
沿着小巷右转,走进一片居民区,绿树掩映的长椅上坐有戴着老花镜看报的长者,有身着纯白校服、脚步轻快的学生,还有正在吊嗓子练唱粤剧的师奶。转角处有个迷你小市场,瓜果蔬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澳门人家的生活气息在这儿尽显。继续前行,就能看见澳门那座最古老的庙宇——妈祖阁,庙里红烛冉冉、塔香层层、香火鼎盛,除了当地居民的诚心供奉,还有不少外国游客慕名而来,入乡随俗地焚香祈福。这座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庙宇,背山面海、依崖而立,慈爱地守护着这座仍生生不息的小城。小巷深处开有多家杏仁饼店,整条街都充满了香暖杏仁味。能与杏仁饼这样的中式糕点媲美的,非左穿右拐才能找到的“安德鲁”西饼店莫属,由葡萄牙师傅烘焙出的地道萄挞,热气腾腾、酥脆香滑,让人回味无穷。澳门小巷中的中西美味,足以让行倦的人一饱口福。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巷里的各式中、西餐厅里坐满了宾客,讲着各国语言的客人,享用着各国风味晚餐。路过一家将桌椅摆到店外的餐厅,路灯将洁白的桌布照成柔和的橘黄色,桌上的插花光影朦胧,渲染出一派悠远雅致的小镇风情,让人有种时空的迷失感,不知《盛世危言》作者郑观应和葡萄牙最负盛名的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否也曾走过这条悠长的小巷。
耳边回响着《七子之歌》的优美旋律,眼前是五光十色的霓虹彩灯,远处夜空绽放着绚丽的烟花,把这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小城装点得如此美丽。走进澳门小巷,让人流连在悠远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