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特色农产品,坚持“原汁原味原产地”的价值主张,构建“基地+合作社+农户+平台+金融+寄递”的服务模式,拓展前方市场、建设后方基地、夯实中间保障,打造“邮政农品”品牌。这一生态模式在湖南株洲得到了最佳实践。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是著名的“中国黄桃之乡”。该县黄桃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全县黄桃种植户、经销商超过5万人,年均综合产值超过3亿元。近年来,株洲市政府一直希望通过打造黄桃电商市场来做大整个黄桃产业的规模。
“资金、快递物流、平台销售,解决了这三大问题就能实现黄桃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谁能解决这三大问题,谁就能控制黄桃电商市场。”湖南省株洲市邮政分公司总经理段皓说。
2017年4月,曾担任集团公司第一任市场协同处处长的段皓来到株洲市分公司任总经理。上任伊始,他就开始谋划:在取得政府的支持下,协同邮政内部金融、电商、寄递、文传等业务,与果农、经销商、电商平台等黄桃产业链各环节上的企业、个人合作,构建株洲邮政主导的黄桃电商生态圈。
株洲邮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源头做起,让邮政成为株洲黄桃产业第一大快递物流服务商。株洲邮政打破常规,针对全县黄桃主产区、县城主集散地、电商主发货地三个关键区域,布设135个社会合作代收点,并提供周边上门接件、代封装打包、代录入电子信息等服务,全面实现收寄端前置。科学测算往年黄桃流量流向,减少黄桃进入县、市的盘拨时间,实现发运端前置。依靠这样的改变,2017年当年,株洲邮政在黄桃寄递市场的占有率从22%提升至48.6%,一举成为行业龙头。2019年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惊人的70%,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到了后面。
株洲邮政做的第二件事是末端发力,做大市场规模。线上,株洲邮政运用邮乐网、“极速鲜”“邮三湘”三个自有电商平台,开展爆款、买送、满减、抽奖等线上促销活动;开辟网络销售新途径——线上直播。线下,株洲邮政与周边省份对接,开展“集订分送”配售,实现整车运递降低成本;与社会电商开展“抛单”销售,撒网扩面形成口碑;与水果连锁店、大型商场开展“裸果”零售,提升高额收益;与政府和企业食堂达成配送意向,实现“餐果”直供,开拓政务市场。
炎陵黄桃虽名声在外,但和阳澄湖大闸蟹市场一样鱼龙混杂。为此,株洲邮政为政府制作“本产地溯源卡”,以炎陵风景明信片的形式,印上防伪溯源二维码,成为炎陵黄桃的“身份证”。邮政用自有资源提升了黄桃的“含金量”,使黄桃由过去的“地摊货”变成了地方特色产品,不仅提升了单价,更惠及了果农。
株洲邮政做的第三件事就是联合邮储银行湖南省株洲市分行为黄桃产业链各环节参与企业提供“黄桃贷”“掌柜贷”等各类金融贷款。段皓解释道:“末端价格以及销量的增长,强烈刺激着黄桃产业链各环节的供给需求,他们扩大再生产最缺的就是资金。”
3年来,株洲邮政累计发放“黄桃贷”等各类贷款1亿元,揽收金融总资产超过1.5亿元;累计销售黄桃逾1000万元;收寄黄桃153万件,寄递收入2000万元;揽收金融总资产、电商销售规模、寄递市场占有率均居同业首位。3年来,炎陵县政府无偿提供4000平方米仓库,助力株洲邮政炎陵黄桃项目扶贫;给予邮政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分拣转运设备更新以及5年共100万元的双向物流运营现金补助。
控制产业链和享受整体效应是企业构建生态圈的动机。在株洲邮政构建的黄桃电商生态圈里,邮政企业深植黄桃电商产业链。因为前端的果农为了尽快把黄桃运出去选择邮政寄递业务,末端的经销商为了销量,都愿意与邮政合作;前、中、后端的参与企业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持续上涨的销售量,从邮储银行贷款扩大再生产。在株洲邮政构建的黄桃电商生态圈里,邮政只是将资源配置在“金融+寄递+电商”平台的打造上,但却收获了投入之外的更多效应。因为果农为了黄桃能卖得更多,会主动改良品种,加大对果园的维护力度;社会物流公司为了更多的业务量和更高的收益,会更好地控制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社会电商平台为了销量会加大在营销推广上的投入。
段皓说:“邮政构建生态圈,就是要充分利用邮政的核心资源,突出协同优势,围绕市场生产要素和客户需求,去构建商业生态模式,真正融入民生,融入市场,融入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