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2月13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偏向武汉行
——记中国邮航飞行部737一中队中队长王晓辉
□本报记者 毛志鹏

    2月10日下午1点53分,王晓辉再次驾机起飞,将14.75吨防疫物资从北京运抵武汉。在中国邮政防疫物资寄递专机任务中,他是首位请战者,也是首飞者,更是飞行次数最多者。 

    在春节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舍小家为大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6次直飞武汉,及时送去约70吨防疫物资。自大年初二离家,他至今未归,不是在飞往武汉的途中,就是在宾馆隔离观察+待命中,随时准备起飞。 

    37岁的他在大学期间已入党,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毕业后入职邮航,任副驾驶期间参与了汶川地震救灾等重大保障任务。这次面对新冠病毒,他和普通人一样有顾虑,也会害怕,但仍决定做一个坚定“逆行者”:“国家有难,我们作为‘国家队’不先上谁上。面对危险,党员不冲锋在前谁冲锋在前。” 

    三次请战 

    因为春节货运停航,如果没有这次疫情,中国邮航飞行部737一中队中队长王晓辉仍然会和往年一样,在北京的家里和妻子陪着两个年幼的女儿过春节,一家人团团圆圆。 

    1月23日,武汉封城,医疗物资短缺开始见诸媒体。空运无疑是最快的方式。出于职业的敏感,他觉得需要为武汉做点什么。之前国家每有重大灾情,必有邮航身影,他也多有参与,还把自己微信头像换成了“钢铁侠”。 

    集体荣誉感极强的他马上和飞行部领导请战:疫情这么严重,我们是“国家队”,需要有行动。 

    1月24日,大年三十,上午10:56,王晓辉在朋友圈看到有货运专机飞抵武汉的消息时更坐不住了,再次向领导请战:这个危急时刻,我们作为“国家队”是不是应该有所反应了?如有任务,希望领导不要心疼我们,该上就上。 

    其实王晓辉不知道,邮航领导比他还着急,不是不想飞,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焦急等待国家相关部门运货指令。 

    晚上,王晓辉甚至没心思看央视春晚,琢磨再三“越级”给邮航总经理杨建国发去拜年短信,明确表示“如有春节专机任务,我能上。” 

    杨建国回复:“邮航早已做好准备,随时起飞,如有任务,算你一个。” 

    王晓辉心里总算暂时放下。 

    那几天,王晓辉关注最多的就是武汉医疗物资短缺的消息,和同事交流最多的就是邮航何时起飞。他和同事拜年时都在互相提醒对方,过年不要喝酒,以便随时能飞。 

    王晓辉的想法很简单:“国家有要求,邮政挑重担。自己作为党员,还是飞行中队长,这种危急时候肯定要带头先冲上去”。 

    上战场的感觉 

    1月26日,正月初二上午,王晓辉临时到单位开会,到家时已是下午1点多。到家不久,他便接到单位的紧急电话通知:1月27日下午有任务,运送一批防疫捐赠物资从广州到武汉。执行任务的飞机停在南京,需要先赶去南京调飞机到广州。 

    疫情就是命令,救兵如救火。相关部门只有一个要求“快”。邮航领导再加一条:必须做到以机待货,货到即飞。时间十分紧迫。 

    他马上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妻子知道他还未吃午饭,趁间隙给他煮了碗面条。 

    5岁的大女儿已经开始懂事,尾随着他进进出出,很是不舍:“爸爸,你要去哪儿啊?”“你能不能不去?”“你回来会不会住院?”“我要跟你一块儿去。”…… 

    等王晓辉收拾妥当,已是下午3点半。那天正好是小女儿的生日。看着爸爸拉着行李箱要出门,她忙着往生日蛋糕上插着小蜡烛,吵着要给她吹完生日蜡烛再走。但已订好下午5点的火车票,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他抱了抱女儿,匆匆离开。

    妻子送他到火车站。在电梯里,平时不爱拍照的她,拿出手机自拍了一张两人的合影,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二天早上,从南京机场起飞时,塔台空管人员在指令结束后突然加了一句:“期待你们平安归来,再见。”犹如送将士出征,几多深情,几多悲壮。这让王晓辉突然有了种“上战场的感觉”。当天上午,飞机即安全降落广州。下午,王晓辉驾机载着9.3吨捐赠防疫物资按时起飞。

    当飞临武汉上空时,向下望去,整个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街上空无一人,车辆稀少,偌大机场里冷冷清清。王晓辉暗暗告诉自己:“来对了,绝对该来。”他深知对武汉人而言,自己运来的不仅仅是急需的防疫物资,还代表着温暖和希望。

    正因为如此,王晓辉每次执飞,不怕飞得累,就怕没东西拉、拉得少、不能及时送达。让他最着急上火的一次是2月7日那次任务,因为北京前一天突降大雪,飞机起飞前进行除冰作业时,故障灯突然亮起,这让他心里咯噔一下:千万不要延误起飞。所幸机务在5分钟内迅速排除故障,只是虚惊一场。

    随时飞下一班

    1月27日至2月10日,王晓辉已驾机飞抵武汉6次,每次从武汉飞回北京都需在首都机场附近的宾馆隔离观察+待命,等待下一次起飞。

    这期间,他也不得空闲,需要在线处理大量日常飞行相关工作事宜。他还把飞武汉的宝贵经验给执飞的其他同事分享,尽可能减少感染风险。2月6日,邮航再次双机起飞,紧急运送防疫物资到武汉。因为执飞机型不同,货舱门需要在机外打开。为尽可能减少机组被感染风险,他建议起飞前用视频录下操作程序,然后发给武汉机场地面人员。届时,辅以微信视频连线的方式指导对方操作。该方案被采纳。

    邮航武汉航线为临时航线,每次在武汉机场降落后,要手工输入回程指令,因此有约一个小时的停留时间。尽管预案充分、防护到位,理论上也存在被感染的可能。因此,在宾馆隔离+待命期间,王晓辉闲下来时也免不了胡思乱想,自我怀疑,然后再找理由说服自己不会被传染。

    他主要倒不是担心自己,最初请战已做了最坏打算,即使不幸感染,自己年轻力壮肯定能挺过去。他怕的是传给家人,更怕“给单位添乱”,影响专机任务的完成。

    但只要一接到专机任务,他的心就立马踏实了下来,开始琢磨飞行细节:“先把活顺顺利利干了,把自己保护好,再接着飞下一班。”他说,只要需要,自己就坚持飞,尽量减少机组被隔离人数,以免节后复航时人员紧张。

    同为邮航员工的妻子逐渐理解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尽管不舍,但大义当前,仍支持他的决定。作为‘国家队’,在此关键时刻,我们不能做得比别人差。只有武汉好了,全国才会好。驰援武汉,就是保卫自己的小家庭。这不是为家,其实也是为家。”

    2月4日,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在致广大民航飞行员《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信中,配发了两张照片。一张是王晓辉和同事出发前在驾驶室掰手腕照,希望武汉加油。他们特意没有穿防护服,只戴了口罩,不想让武汉同胞觉得被歧视。另一张是“英雄机长”刘传健的照片,他在驾机送四川医护人员到武汉。一个送货,一个送人,二者殊途同归,相得益彰。这世上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冲在前 做在先

    “这世上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作为众多逆行而上的邮政人代表,王晓辉不惧艰险,冲锋在前,坚决完成任务,与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一样,都是最美逆行者,忠实履行人民邮政的责任担当。

    在此次战“疫”中,邮政各级企业员工纷纷“请战”“奋战”,自觉坚守岗位,主动挺身而出,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勇精神,冲在前,做在先,心系企业,心系国家。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牺牲了与家人的团聚,放弃了祥和的节日。作为普通人,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也许不会惊天动地,但作为邮政的一员、社会的一员,他们强烈的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专业技能,处处体现了对邮政、对人民、对国家的高度负责,也在平凡的岗位上释放出人性的光芒,既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既功在企业,又成就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每个人不仅要向优秀典型学习,还要在一点一滴的平凡工作中完善自己,恪尽职守,自觉打造不平凡的人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邮政“二次崛起”贡献力量,打造党和人民值得信赖的“国家队”。□编者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