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封城,困于家中已经一月有余。屈指一算,自封城以来,我还从来没有出过小区的大门,算是武汉市数百万循规蹈矩默默“家里蹲”的老百姓中的一个缩影吧。
直接的原因,实在是没买到能抵挡病毒的防护口罩。这场疫情来得如此猝不及防,人心惶惶,等我和身边的朋友知晓“人传人”的严峻性,药店里的口罩早就售罄了。家中普通的花花绿绿的口罩倒是有的,可惜只能用来“掩耳盗铃”,派不上大用场。贸然出去,见到人都心里害怕得慌。谁能肯定和你错身而过的那个人不是一个病毒携带者呢?
说起来,事情的演变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最初,我以为只是一个“没聚会”的春节。1月20日,当新闻宣布此次疫病能“人传人”之后,全城的氛围立马紧张了起来。我马上退掉了去外地过春节的火车票,然后打电话给父母,强烈建议取消每年一次的年夜饭。老爸非常生气,在电话那头勃然大怒:“至于那么害怕吗?太小题大做了吧!真是没见过世面的,看看我,每天在街上‘横’着走,什么事也没有!”这次疫情中,胆子最大、底气最足、脾气最犟的就是老人家们了。我被迫使出“车轮战法”,动员哥哥弟弟妈妈轮流出面游说,老爸最后迫不得已,心不甘情不愿地顺应“民意”了。
1月22日深夜,看到新闻说从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关闭。封城这件事,说实话,生平未见,不由高度警觉起来。我一个人在家,吃的怎么办?顿时预感蔬菜粮食会出现紧张局面。作为一个资深的夜猫子,为了闹醒我自己,我设置了3遍闹钟,每10分钟一次,终于在第二天上午成功地在10点前下楼,买到了大约能够维持一周左右的蔬菜。
我以为储备这些蔬菜足够了,因为一周后就该上班了。然而,我的预想还是太乐观了。1月29日,政府宣布复工时间为2月14日;每天两三千例的新增确诊数据和百例左右的新增死亡数据,致复工时间推迟到2月21日;紧接着,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政府又宣布复工时间延迟到3月11日。到第二次宣布延迟复工的时候,我家里的蔬菜早就不够吃了。
“没菜吃”的春节,也是罕见的。预算一周的蔬菜吃了两周,算是不错了,幸亏我平素不吃肉。然而,怎么买到蔬菜,是个大问题。作为一个内向的人,我的社交是极度“简约风”。在这个小区住了近10年,居然一个邻居都不认识,我都不知道说自己什么好。
好在微信公众号“武汉微邻里”里有个议事大厅,虽然极度不活跃,但是登录了几次之后,居然侥幸在里面发现了一个“宝藏”邻居,他把我拉进了业主群。几番折腾,我终于找到了“组织”,从此,加入了鸡蛋、青菜、牛奶、水果等各种团购大军,成功跻身“有菜一族”。不得不说,业主群里原来有这么多热心而优秀的邻居,有的负责收集信息,有的负责组织团购,有的负责现场发放,有的负责邻里联络……群里这一股默默流淌的温情让我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
“没菜吃”的春节,伴着一个“没心情”的春节。随着疫情发展,城市管控愈加趋紧。小区大门已经被封闭了,非防疫人员不得进出。无线Wi-Fi 是最亲密的朋友。但自媒体时代的新闻来自东西南北风,辨不清来源,看不清去向。每每看了以后,心情不由自主跟着忽上忽下。不知怎么回事,泪点越来越低,看到有些人、有些家庭的境遇,实在是伤春悲秋,感同身受。
有一天,看到一位湖北电影制片厂主任一家四口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幸离世和他的遗言之后,忍不住泪奔。在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要放下手机,要有意识地过滤外界的各种嘈杂声音。在那一刻,我决定要把我的关注力投向更加广阔、更有滋养、更有阳光的地方,把一个“没心情”的春节变成一个“有盼头”的春节。
春节假期过后,我们开始了远程办公。手机里新增了Zoom、瞩目、腾讯、华为WeLink等会议软件。微信群里,最活跃、最忙碌的那个永远是工作群。但是,和不分昼夜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相比,和身边那些默默支持一线的工作人员相比,心里实在觉得惭愧,也有极大的感恩。
其实,关键岗位上的湖北邮政人很早就复工了。我的一位武汉邮政的同事,每天在慈善总会仓库里协助分拣封发各类捐赠物资,他每天的微信步数超过2万步;另外一位寄递事业部的朋友,从春节到现在一天也没休息,小宝宝放在爷爷奶奶身边,自己每天都泡在中心局生产车间处理邮件,为了不影响家人,他晚上干脆就在中心局值守夜班;我所在小区的投递员每天早出晚归投递邮件;我最好的朋友每天都忙于客户服务的售后处理、跟踪分析;我认识的几位邮运司机师傅送物资、送蔬菜奔忙不停;我所在的部门同事们也都当起了志愿者,下沉到小区投递和社区抗“疫”……身边实在有太多太多这样乐于奉献、付出大爱的人。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又岂能袖手旁观?于是,我也拿起电话,联系了最近的台北路天门墩投递站,强烈地、积极地要求志愿参与邮件投递工作。电话里素不相识的投递站长听起来非常憨厚,他哈哈笑着说:“谢谢你!我们现在每天都在上班,人手够了!你们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我们以自己的方式,各自为湖北邮政添砖加瓦吧!”
是的,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我们,不幸处在这场疫情的中心。大年三十没有年夜饭,正月十五没有吃元宵……虽然经历了“没聚会”“没菜吃”“没心情”,但是我们仍然“有盼头”。我们没有时间萎靡不振、悲天怆地、愤懑怨尤,只有竭尽全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普通渺小如我们,哪怕只是自我隔离待在家里,也是一份尽职尽责。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只不过是短暂的自由受到限制,而有人在生死线上挣扎;有的家庭支离破碎;有人在一线日夜奔忙付出;有人在殚精竭虑守护我们;更有全中国、全世界千千万万人民和我们心心相连。和家国、和大爱相比,个人短暂的隔离与感官享受的缺失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和生命与健康相比,日常秩序的紊乱、生活习惯的克服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神州山花烂漫,身边点滴温暖,都值得我们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