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0年4月3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花信,一场春
□本报记者 王圆圆

    总有一种关怀,穿越时空的里程;

    总有一种支持,力值千钧; 

    总有一种感动,让人眼眸湿润。 

    冬已过去,春已来临,“邮政绿”与“天使白”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为了不同的使命约许,在相同的磁场中相遇,传递了爱泽大地、情暖人间的一场花信。 

    驰援武汉的草原英雄已经陆续凯旋,旌旗猎猎飘扬在空中。助阵的邮政在默默守望,每一次行动都饱含深情。 

    3月20日,呼和浩特市邮政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负责人于冰将一封信送到了张琦手中,并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 

    邮政人的这一躬,是为张琦和他的妻子高丽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疫情罡风前的无畏逆行中,有无数奋不顾身的巾帼须眉坚毅的面孔,有顾全大局支持与等待的一个个家庭。 

    “一袭白衣,给患者以温暖;一双星眸,给国人以希望;一份坚毅,为祖国撑起了一片蓝天。你们是医者,诠释着爱与奉献;你们是战士,肩负着使命与召唤!你们在前方战斗,我们在后方加油点赞!” 

    邮政人信中的文字是对侠之大者的真诚赞颂,附赠的体检卡和网课承载着邮政的祝福和美好愿景。 

    花信缘起书信。在“我为最美逆行者点赞”全区中小学生书信征文大赛期间,组委会从投稿作品中获悉参赛学生及其家中的一些情况后,开展了“你们护大家我们暖小家”一对一关爱行动,对全区书信征文大赛投稿作品中发现的需要帮扶的家庭或人员,特别是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保障人员、基层防控人员等,送去关爱和温暖。 

    从线上到线下,邮政的爱心始终不降温。 

    关爱行动发起后,于冰和同事整装而行,组成18人“先锋队”,从朝暾初现到夜幕降临,将162封信送至像张琦这样的医务人员家庭。162封信汇聚成一股股暖流,抚慰着162名医务人员和他们牵肠挂肚的家人。 

    “先锋队”在送信时,看到很多父母未语凝噎的牵挂,感受到很多家庭隐而不发的担忧。“先锋队”将温暖的话语、鼓励的眼神随信一起送达,给予他们力量,在“天使白”抗击这场劫波的路上,“邮政绿”一直陪伴左右。邮政的这份惦念让援鄂医务人员晨乐木格的父亲十分暖心,让援鄂医务人员曹娜的家属十分动容。斗士在前方守护着生命的光束,邮政在后方呵护着希望的火种,这是“国家队”神圣的使命,也是庄严的承诺! 

    在这次书信征文大赛中,一封题为《“隐形”的逆行者》的信件勾动着人的心弦,朴实的言语勾勒出一个孩子眼中的父亲,苔花虽小,亦有芳姿,在坚守的岗位上,独自绽放,平凡而不平庸,是一个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人,保障着各大医院及重要单位电梯的正常运行,他忙碌的身影悄然成为抗击疫情中的一处风景。 

    但是,孩子笔下“隐形”的逆行者却正遭遇困境。由于防护用品紧张,这位父亲几天甚至一周才能更换一次口罩,一次性手套使用的时间更长。 

    这封信仿佛一颗石子落入湖心,鼓荡起爱的波纹。了解情况后,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副总经理苏和一行为小作者的父亲赠送了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防护手套和84消毒液,并为小作者免费送上网课。 

    像小作者的父亲一样“隐形”的逆行者还有很多,邮政为他们送去“隐形”的翅膀,让他们在疾风中放心前行。 

    尘世烟火中,无数行业的人在一笔一画地书写着感人故事,山河无恙的祈福中,有太多凡而不凡的人在负重前行。 

    邮政,始终同祖国母亲荣辱与共,并肩前行,只要国家有召唤,人民有需要,邮政的使命与责任便掷地有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