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4月22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三大导向 推动寄递业务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邮政分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任永信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刘爱力董事长指出:“我们的工作一定要像毛泽东主席和习近平总书记教导的那样,一定要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具有履职尽责的主观意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行家里手’,才能履职尽责,才能享受工作、快乐生活。”邮政寄递是打造行业“国家队”的根本所在,湖北邮政要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寄递业务高质量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庖丁解牛。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建立完善解决问题的责任机制,集中力量和资源,全力化解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在工作方法上运用好“三个视角”“三个规律”,通过“比”找差距,通过“学”补短板,通过“赶”促提升,最终超越行业水平。当前,寄递市场“蛋糕”越来越大,而邮政寄递业务竞争能力、发展增速、质量效益与竞争对手差距明显。一是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019年快递行业量、收分别增长25.25%、20.7%,湖北邮政寄递业务收入增幅低于行业水平,市场占有率略微下降,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困境。二是存在被替代的风险。自助续签机等便民设备设施的出现导致办证量下降;竞争对手积极渗透政务业务;电商平台自建物流,上下游协同已成趋势,邮政快包过度依赖电商平台,存在被替代的风险。三是成本管控压力较大。邮政寄递单票成本高于对手,价格缺乏竞争力,无法实现规模效益。四是运营效率亟须提升。全省集包率落后,过度依赖中心局环节集包;省内网络节点单一、运距偏长,省内邮路环节多、衔接不紧,进口投递频次、投递组网模式弱于对手;省际标快、省内标快、省际快包、省内快包不同程度慢于竞争对手。五是科技赋能亟待加强。无人仓、智慧包装、AI收派助手、数据灯塔等暂未实现场景化应用,邮路指调运营仍以人工为主,客户个性化需求响应不够。 

    坚持目标导向,压实责任。要认真落实目标管理法,围绕打造行业“国家队”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关任务目标,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地朝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行。一是坚定战略路线。要探寻从战略制定到策略执行的管理路线,制定“战略转化树”和“组织协同图”,通过“战略—计划—预算—执行—绩效”的闭环管理,形成责任和压力传递机制,确保集团战略在湖北执行到位、落地生根。二是细化目标任务。企业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绩效目标、工作目标。要坚持目标导向,对目标任务落细落小落具体,做到目标到人、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举措到人、考核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特别是要抓好“五大体系”建设。三是及时校准偏差。要经常对表对标,认真对照集团战略蓝图和既定任务,不断检视自身工作,确保工作不跑偏、不懈怠、不走样,始终在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上坚定前行。

    坚持结果导向,务求实效。要以工作成效为落脚点,狠抓工作落实,及时解决问题,提升竞争能力,确保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时限水平、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接受检验、评判工作。

    ——“网业一体”优化服务。通过经营部门与网运部门联动融合,柔性组网,提高响应速度,实现运营效益最大化。经营环节:在基层经营单元因地制宜实施“准加盟”“众创众享”“创业计划”,明确经营目标和政策,搞活经营机制,创新分配制度,激发经营终端活力。邮运环节:扩大省际陆运网直发直达范围,实现武汉寄达环渤海、长三角等区域重点地市的快递包裹控制在T+3以内。充分利用省际航空网民航资源,通过调整邮路组织,确保衔接次晨达邮路邮件数量占比达到30%;规范早航封发发运,确保早航及时赶发率100%。强化省市县省内陆运网衔接,多举措实现标快平均时效提升。强化非省会二级中心局省际分流,推动“全省多点集散+非省会直发直运”模式。处理环节:大力推进集包工作,全量集包率达到60%;升级武汉同城网,加快邮件传递速度。投递环节:全省城区增加小夜班投递频次;完成全省D类投递机构邮运和投递增频;加大智能包裹柜推广应用力度,发展无人或无接触配送服务。

    ——“揽投一体”增强体验。通过揽投网点转型实现揽投结合、以投促揽、以揽促营,提高段道产能。优化组网模式:将现有三种揽投组网模式调整为“包快+普邮”混网、包快与普邮分网两种模式,设置综合揽投部、包快揽投部、普邮揽投部三种类型揽投部。优化揽投网点布局:重点区域加密揽投网点设置,缩小服务半径,缩短揽投时限。改革作业模式,组建揽投网格,加强自提点、代办点建设,实行网格化揽投作业,动态排班,提高揽投弹性和效率。推动投递转型:升级省级标杆站点,试点打造样板区域,推进揽投网点由作业型向销售型转变,提高销售型揽投人员占比。

    ——“仓配一体”加快布局。围绕国内国际、八大市场业务发展趋势,通过配送叠加仓储以及信息、金融等服务,打通上下游,建立邮政综合服务生态体系。在重点市州、县市加强仓储布局,培养专业队伍,积极招商引流,增强供应链服务能力。

    ——“四业一体”统筹推进。建立省、市、县三级寄递业务营销团队,增配揽投人员,加强业务营销,协调发展标快、快包、国际、物流四大业务。标快业务精准发力:政务市场紧抓“互联网+放管服”,推进“一网通办”;商务市场紧盯写字楼、校园、银行等八大市场,推广解决方案;现费市场紧扣上门揽收,推广电子渠道下单。快包业务量质并举:锁定八大重点行业,分层分级开发;加强新兴期、发展期电商平台客户引流,拓展成熟电商平台客户合作深度。国际业务渠道升级:落实集团公司“10—30—50工程”,持续推进逆向海淘和因私寄递等重点市场开发,做好产品组合营销;加快推进“三关合一”,强化平台合作对接,试点中欧班列运邮,对接八大重点口岸园区,寻求业务增长点。物流业务协同推进:聚焦汽车、高科技、快消、鞋服、平台、医药六大行业,加强团队建设和项目运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