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集邮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0年8月11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战记录与抗战纪念
——对不同历史时期人民邮政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的比较研究(上)
□苏冰

    

“抗战胜利一周年纪念邮票”


    

“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小型张)

    从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14年波澜壮阔的伟大抗日战争和在抗战中锻造的抗战精神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邮政发行抗战题材邮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自抗战以来至今,人民邮政发行了大量的抗战题材邮票。检视这些邮票,可见人民邮政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伴随着时代的节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试从邮票图案选取、选材内容、设计风格、印制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揭示不同历史阶段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的特征,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人民邮政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及历史背后蕴藏的史实真相。 

    一、邮票宣传目的不同,图案选取各异。 

    1.抗战期间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主旨十分明确,即以宣传抗战、鼓舞激励士气为目的。1937年,陕甘宁边区发行的“中华邮政”邮票,1套3枚。“宣传图”邮票主图为一位站在台上演说的干部,他右手叉腰,左手挥动,正向广大工农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号召全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台下群众正在围观听讲,整个画面气氛热烈,感染力强;“农耕图”邮票主图为一农民正在扬鞭催赶着牲畜耕地,表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正在努力发展生产,做好抗战后勤工作;“战士图”邮票主图为一名手持步枪的战士,战士左侧为半颗冉冉升起的五角星,右侧为一面飘扬的缀有五角星图案的红旗,表现了中国军人守家卫国、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场景。这三枚邮票图案将当时陕甘宁边区的三大任务——宣传、生产、战斗,简洁明了地展现出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1938年8月,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邮票主图是一位手持钢枪,快速朝着抗敌前线奔跑的战士形象,寓意抗战烽火熊熊燃烧,中华儿女誓死抗敌。这套邮票是为鼓励军人抗战,免费发给抗战军人使用的军人专用邮票。1941年2月1日,冀南区发行的“冀南抗日邮政邮票”,1套3枚。1分票主图为中国地图,票的两侧分别是“抗战建国”“团结进步”八个字,喻示中国领土不容侵犯,中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5分票主图为高举旗帜的群众,旗上印有“改善民主”“实行民主”8个字,表示觉醒的群众高喊“改善民主、实行民主”的口号,唤醒全体国人进行反抗、斗争;1角邮票主图为农村的村庄景色,表达了人民群众通过斗争获得解放、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1940年10月发行的“清河区五角星图邮票”是山东根据地最早发行的邮票。主图为五角星图案,周围是整齐的横线,五角星象征光明,横线象征波涛,弧形框象征战旗,寓意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群众抗日情绪高涨如波涛汹涌,他们高举战旗,向着光辉的明天奋斗前行。 

    这些邮票主图内容素材来源于抗战军民之中或者就在抗战军民身边,抗战军民对这些内容不仅熟悉,而且不少就是他们自身形象的化身。这种邮票主图选材透露出来的含义易于为广大抗战军民所接受,从而能达到宣传抗战、鼓舞激励抗战士气的良好效果。 

    2.抗战胜利后,各根据地陆续发行了抗战胜利纪念邮票。晋察冀边区于1945年到1946年发行的该题材邮票主图为“八路健儿疆场杀敌图”,并且以此图案发行过两次邮票,根据票幅大小不同分别称作“抗战胜利纪念大型邮票”(俗称“大抗战”)和“抗战胜利纪念小型邮票”(俗称“小抗战”)。晋冀鲁豫边区分别于1947年3月和7月发行了“抗战胜利一周年纪念邮票”和“抗战胜利二周年纪念邮票”,两套邮票主图相同,颜色不同,均为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侧面像,这是抗战期间指挥边区军民抗击日寇的两位领袖。东北区1947年发行了三种纪念抗战的邮票,7月7日发行的“七七”抗战十周年纪念邮票及小全张,主图为一只有力的手臂紧握一支步枪,表示面对敌人的侵略,全民抗战的决心;8月15日发行的“八一五”东北解放二周年纪念邮票,主图为阳光照射下的白山黑水,两侧为大豆、高粱,表现解放后的东北丰衣足食,生活美好;9月18日发行的“九一八”纪念邮票,主图为东三省地图,两侧分别为“反对美蒋反动派制造二次满洲国”的文字,在纪念“九一八”事变的同时,也宣传了当时的斗争形式。山东区发行的“抗日民族战争胜利纪念邮票”,主图是毛泽东挥手指引人民奔向光明的前程,表示胜利后,人民希望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新中国的美好愿望。东北区还于1949年8月15日发行了“八一五”四周年纪念邮票,主图为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1946年12月,山东区发行了“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图邮票”,主图为纪念塔,缅怀胶东抗战中牺牲的烈士。 

    抗战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前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邮票名称由具体纪实逐渐过渡到用“纪念”来命名。由于这些邮票的发行距抗战时间很近,主图除个别选用领袖形象作为邮票素材外,基本继承了抗战时期该类题材邮票主图选用风格。较为具体地反映了抗战胜利后,抗战军民既追忆过去、缅怀先烈,也期待未来;表明在人民领袖的领导下,抗战胜利后的军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3.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抗战纪念邮票,邮票主图取材广泛,图案名称多用抗战史实名称来命名。1952年7月7日发行的纪16“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分别为“卢沟桥风云”“平型关胜利”“欢送新四军抗日”“领袖策划反攻”,4枚邮票图案定格抗战中4个有代表性的场景。1965年9月3日发行的纪11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邮票,1套4枚,“毛主席在著作”一图描绘了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作《论持久战》的情景;“八路军东渡黄河”邮票图案为八路军战士在黄河边准备东渡,奔赴抗日战争前线的场面;“人民战争胜利”主图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战士在欢呼胜利的场景;“光荣参军”主图为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人民军队,加入抗战队伍的情景。1985年9月3日发行的J.117“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邮票,1套2枚,“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描绘了抗日战争中国民党二十九军将士冲锋陷阵、奋勇抗战的英雄形象;“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展现了八路军配合民兵浴血奋战,共同打击日寇的光辉形象。1995年9月3日发行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邮票,1套8枚,分别为“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分别描绘了卢沟桥战斗、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的场景,以及华侨捐献、欢庆台湾光复、日本正式投降签字仪式的胜利场面。2005年8月15日发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邮票,1套4枚及1枚小型张,“全民抗战”展现的是国共两党军队和人民群众并肩作战的场面;“中流砥柱”主图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吹响冲锋号,展现了八路军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诺曼底登陆”主图为登陆后手持步枪的美军士兵;“攻克柏林”主图为苏军欢呼胜利的场景;小型张主图为一只冲破铁丝网的白色和平鸽,寓意和平与正义冲破了战争的主题。2015年9月3日发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邮票,1套13枚及1枚小型张,邮票图案背景表现的是中国抗战中的13个经典事件场面,主图是与该事件相关的纪念场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滇西抗战纪念馆;小型张画面以《大刀进行曲》雕塑为主图,高度概括、反映了全民抗战的主题。 

    这一时期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主要以抗战中的重大事件、重要场景或重要人物为图案选材,以歌颂抗战军民的功绩、缅怀抗战英烈、纪念抗战胜利、弘扬抗战精神,说明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为目的,告诫世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