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以前,庖丁“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专业娴熟,技术高超,从容自信,游刃有余,确实值得学习。今天,向庖丁学习,就要善于从具体的现象中把握客观规律,指导工作,才能游刃有余、有条不紊地做好工作。
寄递业务是邮政的主责主业,具有环节多、全程全网、科技程度越来越高等特点,市场竞争最充分、最激烈,两端都连着客户,面临着“谁不满意,都会用脚投票”的现实。在寄递业务发展上破题,北京邮政就要自我加压,用心领会“庖丁解牛”精神,在重道、精技上下功夫,带动各环节、各层面共同做好自己的工作,提升寄递业务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抓队伍强机制 提升四大能力 主攻八大市场 坚定信心谋发展
近年来,北京邮政寄递业务市场占有率较低,究其原因:一是队伍建设不足,营销能力、服务能力不强,商企开发覆盖不透;二是“政”的优势没有有效发挥,政务市场开发不充分;三是支撑服务经营能力不足,客户感受有痛点;四是自身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对此,北京邮政要以“庖丁解牛”的精神,找准问题,谋划发展措施。
抓队伍强机制,提升市场拓展能力。一是以项目为抓手,抓好15个市级项目和60个区级项目的落地见效。同时,深入推进首席客户经理包联制度,明确“靶向营销、项目引领、有目标、有方向”工作要求,推进寄递业务增量、增收、增效。二是以支局为抓手,通过综合营销队伍提升区域营销能力。三是以营业部为抓手,强化揽收能力,加快推进销售化转型。四是以网格为抓手,扩大准加盟团队,精耕“产粮区”。五是强机制建设,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发展氛围。六是强化市场管控体系,深入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北京邮政实际,从客户、资费、欠费、经营、合同五个方面以及四大专业入手,梳理主要问题,提出对应措施,切实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目标到人、考核到人”。
提升四大能力,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一是进一步提升同城网能力。加密网点建设,辐射全市,扩充一线揽投人员,搭建同城大件物流配送体系。二是进一步提升仓储能力。整合自有场地与合作租赁并举,搭建国内和国际两大仓配平台。三是进一步提升口岸能力。采取前置安检,破解安检错退、误退国际邮件比例高的难题,提升通关效率。四是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用好系统和看板,持续推进“有人看、有效看,有人干、科学干”,建立同城网信息平台,升级仓储管理系统功能。
主攻八大市场,推动寄递业务发展。一是政务市场深挖潜、提增量。重点在政务服务中心、交管、户政、司法等业务领域集中投入营销和服务力量,以源头获客实现增量。二是抢占商企市场、提份额,重点在行政办公及通信、银行、新零售、保险等行业加大开发力度。三是拓展重点商圈和集群市场。以现费市场为切入点,强化全员协同联动,推广电子渠道来做大散户规模。四是发力高校教育市场。强化校邮联动,开展教材、录取通知书等寄递工作,带动标快业务“双向寄递”;抓住毕业季大学生包裹收寄商机,促进快包业务发展。五是大力开发农村电商市场。打造“京邮鲜”半日递产品,开展农产品、生鲜产品配送。六是做大国内电商市场。实行市、区两级联动,落实销号式营销,推进电商平台客户开发;运用仓配一体优势,引导客户在京建立分仓,实现客户引流。七是巩固提升国际市场。重点打造中俄专线等精品线路,打通带电产品出口渠道,促跨境电商业务上规模;开发培育本地国际标快和非邮市场,补齐国际业务短板。八是深度进军物流市场。抓同城配送和仓储,充分发挥“众创众享”机制,加快推进商超、专卖店等零售行业的同城物流配送。
从点到面 由浅入深 举一反三 找准问题提质效
针对刘爱力董事长在寄递业务时限专题分析会提出的北京至廊坊快包时限问题,我们举一反三,从收寄、分拣、运输、投递4大类作业和13个重要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对网运时限、质量、效率进行筛选分析,深入查找问题,以抓系统整改、抓难点攻坚、抓指标提升为着力点,带动网运的提质增效。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以下三方面问题。收寄环节存在的问题:一是收寄机构未严格执行收寄操作规范及运行计划,导致信实不符和发运延误。二是收寄不规范,大件、异形件占比高,影响中心局处理效率。三是收寄环节前置集包占比不高,未能最大程度释放中心局处理能力。处理环节存的问题:一是处理中心直连垛口少,接卸效率低。二是手工分拣效率低,单条作业线日最大处理能力仅为4万件。三是中心局各环节衔接不紧密,存在内部处理与干线车辆调度不畅问题,影响整体作业。投递环节存在的问题:在疫情期间投递人员欠缺,投递能力不足,而且代投点减少或不能接收邮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北京邮政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在收寄环节上:一是严格检查,确保收寄质量。针对收寄、封发、交接3个环节,明确“一户一备案,一车一路单,件件有信息”的工作要求。二是加快推广集包作业方式及出口邮件集散点规划建设。在处理环节上:一是加强精细化生产管控,提升处理效率,包件进出口力争达到日处理70万件。二是严抓作业规范、操作标准,加强工作现场、问题发生现场、问题解决现场3个现场管理。三是强化联动作业,建立收寄、车辆调度上下游环节预警机制,便于提前制定处理和发运计划。四是强化大兴行邮场地出口处理能力,增加大兴行邮场地集中收集功能,减少收寄异常情况。五是加快处理中心大平面三期改造工程推进,快速补充处理环节保障能力。六是强化指挥调度,多中心协同作业,最大限度减少盘驳。七是增加了郊县12时进口下行及15时出口上行市趟计划,将城区三频次下行时间提前,提升进口邮件时限保障能力。在投递环节上:一是采取“普邮帮扶”“定点包联”以及“集中支援”等多种方式,对能力缺口大的机构进行支援保障,持续增强末端投递力量。二是充分利用末端智能包裹柜资源,根据客户要求指定投递。三是关注防疫物资邮件投递保障,确保客户及时签收;严格落实标快邮件按频次、按时限要求投递;生鲜类邮件及时电联客户告知内件,及时处理。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目前,北京邮政全渠道揽收成功率、标快同城次日递率、标快及时妥投率、快包及时妥投率、标快收寄及时率及快包收寄及时率均已达标,北京至廊坊线路快递包裹次日递率环及北京出口邮件在京津冀地区的次日递率得到明显提升。
从“所见无非牛”到“目无全牛”,成为行家里手,必须在实践中反复摸索,才能以有效抓手入关键环节,“三大规律”“三个视角一个提升”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下一步,我们要以北京至廊坊线路提速为突破口,举一反三,全面梳理,一个指标一个指标地对标,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分析,一条邮路一条邮路地捋,从点到面,由浅入深,找准深层次问题,并持续通过整合、优化和改革,在网络规划、科学管理、流程优化、能力提升等方面下更深更细的功夫,进一步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建优势,从根本上系统地疏通堵点、攻克难点、解决痛点,提升网络运行效率、效能、效益,更好地支撑全网和服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