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报刊发行是邮政业务的重要板块,但随着社会整体的电子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纸质的报刊、书籍呈现消费逐年下降的趋势。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在校园里,阅读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所以,只要做好服务,报刊书籍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当然,电子化趋势使得发展校园报刊的难度较以往有所增加,这就更需要我们找准方向,把握方法。江苏阜宁邮政等单位的经验值得借鉴,因为他们坚持从推动校园“全民阅读”的初心出发,坚持公益引领的方向,与政府部门、学校加强了合作,真心为学子们的成长办实事,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收获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保持原来阅读市场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开拓思路,从一些新的方向发力,拓展市场空间,助力全民阅读。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地方的邮政企业都开展了为在家上网课的学生们提供寄送教材、教辅类书籍的服务,受到了学校、家长的好评。这其中的商机,并没有因为学校复课而结束,新冠肺炎疫情让在线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批在线教育品牌抓住机遇,迅速扩大了用户群。邮政当然可以与他们联系、合作,完成配送线下教辅类书籍的工作。在线学习肯定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如果步子迈得大一点,邮政还可以借鉴在线教育品牌快速成长的经验,涉足在线教育领域。
童书的发展也是纸质书籍受欢迎的一个有力例证。邮政企业不妨把更好地推动国内少儿阅读、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为己任,切实做好校园书籍的销售发行工作。童书发展虽然方兴未艾,但质量却良莠不齐,如何从中选择适合孩子的作品?这让很多家长无从下手。邮政企业不妨与优秀出版社合作,联合推出系列的、有品质的文化产品,把孩子们从手机、电脑中吸引到书本上来。其次,有数据分析,在每天是否坚持课外阅读上,城乡儿童的差距明显,城市儿童为68.9%,乡村儿童为48.1%。邮政企业在农村地区有着网络和服务的优势,不妨把助力农村儿童阅读作为一个发展重点。
像实体书店一样及时转型,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曾经,书店是卖书的,他们不愿意让进店的顾客都成为“站读帝”与“抄书族”,认为他们“只看不买”,让书店成了图书馆,而且乱翻乱折也容易造成图书污损。如今,书店不仅允许顾客“白看”,还主动变身“图书馆”,开展新书借阅服务;因为他们认识到,只有让书流动起来,才有生意可做,这是经营理念的转变。这一理念的变化,也给邮政企业提供了商机。我们不妨关注当地这一市场,从中挖掘同城寄递业务的商机。
还有一块市场也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很多地方的图书馆已经开办快递送书的业务,读者只需要在网上完成借阅操作,快递就会把你借阅的图书送到手中,这同样是一个商机。不仅能满足图书馆的需要,而且能为广大读者提供配送服务,让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借阅图书馆的书籍,相信能受到图书馆和读者双方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