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记者节。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我们的同行、无数记者仍奔走在采访的路上……记者,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一个称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记者”的相知相伴,得感谢“媒人”——《中国邮政报》。
2017年,因工作关系,我有幸成为《中国邮政报》云南记者站的一员。从此,爬格子、码文字,扛着“长枪短炮”绕场子,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3年里,我有幸参加了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中国邮政报社组织的邮务新业态报道视角培训、摄影培训、新媒体培训等,参与了《中国邮政报》跟班实训、2019年“奋战‘双11’”全媒体采访等,自己的专业技能突飞猛进,甚至连同事都以为我大学所学专业是新闻而非国贸。
记得2018年4月,记者站派我到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得底么村采访邮政电商扶贫工作,这是我第一次独立采访,到了现场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情急之下想到了家报,于是便拨打电话求助,在报社总编室李旭昌副主任的指导帮助下,最终完成了组图《山间笛鸣邮车来》,登载于《中国邮政报》第2839期第4版。2019年11月,该作品荣获第33届(2018年度)中国产经新闻奖二等奖,这是自己平生第一个整版稿件作品、第一个获奖图片作品,也是目前个人荣获的最高荣誉。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无数英勇的逆行者义无反顾冲在抗疫一线,浴血奋战,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在讲好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宣传社会正能量的同时,记者也一直都在抗疫,不是吗?疫情期间的采访,每一次外出、每一个现场、每一次交流,都存在感染风险,而他们太容易被忽视。因为,他们永远站在镜头后面!
1月26日至28日,昆明邮区中心局邮车驾驶员谷实、王强克服重重困难,昼夜兼程执行了昆明至武汉防疫物资邮运任务。返回昆明后,正在接受隔离观察的2位邮车驾驶员接受了我的电话采访,我撰写了通讯《邮运兄弟档,最美逆行人》……我的部分稿件通过“云南邮政”订阅号发布后,被新华网、云报客户端、云广新闻等媒体转载。由于疫情期间坚持用笔杆、镜头记录邮政企业抗疫工作的点点滴滴,10月28日,我荣获集团公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记者节到来了,让我们致敬每一条新闻背后的奋斗与担当,将美好的祝福送给每一位行进在路上的邮政新闻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