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月8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工作会议
暨第一届第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张金良

    2020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0年,集团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三个视角”找差距、补短板,以“三大规律”促改革、求创新,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企业经营管理,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 

    (一)集团发展质效持续改善 

    集团公司整体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邮政位列第90位,比上年提升了11位。传统业务平稳发展,金融业务稳中向好,寄递业务提质增效,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协同项目有序推进。 

    (二)央企责任担当持续彰显 

    夯实普遍服务根基,提质达标成效显著,网点转型成效显著。全面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积极服务雄安新区和“一带一路”建设。 

    (三)企业改革创新持续深化 

    集团公司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邮储银行加快改革转型。寄递业务改革成效初显。 

    (四)服务质量和能力持续提升 

    能力建设再创新高。客户体验不断改善。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五)企业基础管理持续夯实 

    财务管控力度加大。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科技支撑能力提升。集采和审计工作强化。 

    (六)党的建设工作持续加强 

    持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建设。建强基层党组织,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特别是抗击疫情中有力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达标工程和创先争优活动,举行集团公司“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树立了比学赶帮超的标杆和榜样。扎实推进巡视巡察工作,整改力度不断加大,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邮政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一)狠抓固本强基,推动邮政业务转型升级 

    第一,加强质量管控,持续提升普遍服务水平。合理调整、优化网点布局,巩固普遍服务提质达标成果。全面推广新一代营业渠道系统,提升网点信息化服务水平。完成“三升三降、六个100%”任务,持续推进普遍服务高质量和均等化供给。 

    ——三升:省会间信件、印刷品、包裹全程时限明显提升;投递外勤关键节点扫描率持续提升;建制村直接通邮频次稳中有升。 

    ——三降:给据邮件信息断点率压降到万分之一以下;报刊短缺率压降到万分之三以下;营投合一单人局所数量压降2000个以上。 

    ——六个100%:普服网点营业时间达标率、乡镇普服网点覆盖率、建制村直接通邮率、邮件全程时限达标率、西部地区建制村投递频次达标率、机要通信安全率均达100%。 

    第二,深度叠加融合,全面推进渠道平台转型。坚持平台开放共享、协同联动,推进渠道管理向渠道运营转型。一要以打造校园综合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加快进驻高校;以满足文旅需求为抓手,提升主题邮局运营效能;以惠农合作项目为抓手,推动乡镇及边远网点“普服+”转型;以新零售模式打造为抓手,推动城市社区和商圈网点转型。二要因地制宜叠加政务、税务、警务、医药、烟草、农品、图书、文创等业务,实现网点业务赋能。三要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打造邮政新零售模式。抓好“网点+站点”联动、“线上+线下”联动。 

    第三,强化创新发展,全力开拓传统业务新增长点。 

    做好函件传媒业务。创新研发旅游风光、校园和贺年有奖明信片等封片卡业务;提高约投挂号服务质量;依托中邮传媒智融平台,加快由纸质传媒向数字传媒转型,大力发展互联网广告业务;完善微信营销社群功能,抓好微营销、微商城。 

    做好报刊发行业务。加大接办发行力度,积极做大业务规模,打造精品期刊,重点做好政务、校园教辅图书、数字媒体、党建有声读书墙等发行项目。大力发展线上订阅和线下网点多渠道订阅,加快从线上媒体和学习强国等平台获客引流。 

    做好集邮文创业务。集邮业务要主攻收藏投资者、政府客户、企业客户和青少年群体四大客群,创新开展老票专题、封装鉴定评级、政企定制和线上个性化定制四大服务,抓实邮票精品工程、集邮市场提振、贵金属提质增效和线上数字化营销四项工作。文创业务要聚焦年轻消费群体,做好全国性文创营销项目等活动,拓展社会合作,开发文创产品,打响“中邮文创”品牌。 

    (二)狠抓转型发展,加快邮政金融生态圈建设 

    第一,推动“五化”转型,实现邮储银行高质量发展。 

    推进特色化转型。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发挥资源禀赋,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推进综合化转型。全面统筹客户金融需求,加强业务协同联动,加快推进综合营销和业绩评价,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推进轻型化转型。强化资本硬约束,推动业务经营向资本节约的内涵发展模式转型。推进数字化转型。围绕业务、服务、管理、风控等各环节的痛点难点,加大新技术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力度。推进集约化转型。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内部管理集约化,深化集约化运营平台建设。 

    第二,持续开源引流,实现代理金融可持续发展。 

    紧扣“十大抓手”,抓好价值存款的源头活水。构建全产品链体系,提升非储蓄收入占比。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城乡金融“双轮”驱动。加快推进网点转型,推进线上线下全渠道经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内生活力。 

    第三,突出价值成长,持续打造中邮保险新增长极。 

    深化全网协同,凝聚价值转型共识,加快推动中邮保险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加快高价值业务发展,探索多元化渠道建设,强化市场化投资能力,提升专业化运营水平。 

    第四,提升竞争能力,保持中邮证券高速增长。 

    发挥板块协同优势,促进获客引流。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激发发展活力。推进业务转型发展,提升经营质效。 

    (三)狠抓提速增效,推动寄递业务高质量发展 

    推动特快业务跨越式发展。一要健全产品体系。二要主攻政务、商企、现费/商圈、生鲜、增值市场五大市场。三要加强特快揽投能力建设。 

    推动快包业务有效益地规模发展。要完善成本分析体系,优化业务结构。 

    推动国际业务转型发展。一要守阵地,推进资源向货源地集中,抢抓重点区域、重点客户。二要促转型,全力发展直客,优化“邮政+商业+货运”渠道产品,推进客户、渠道“两升级”;积极发展国际货代业务和海外仓业务。 

    推动物流业务协同发展。一要融合发展,加快仓储网络布局,提升物流基础能力,聚焦重点制造企业物流需求,提升源头获客能力,加强国际物流能力建设。二要严控风险,全力推进大项目风控体系建设,加快清退输出型质押监管项目。 

    全面推进网络运营“五大改革”。一要以“两集中”改革为重点,强化统管统控。二要以陆运网改革为抓手,优化两级网络,压缩层级、减少分拣。三要以运输集中化改革为切入点,打造航陆一体、多频直运的运输体系。四要以中心局改革为契机,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加快处理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集包工作精细化水平。五要以揽投网改革为突破口,实施“网格团队+中转接驳”新作业模式,推进“自提网络建设+甩点直投”新投递方式。 

    扎实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一要推进客户管理体系建设,推动11183客服平台智能化升级。二要解决客户体验突出问题,优先保障重点业务、重点项目、重点客户服务质量,完善跟单客服分层,制定政务、“极速鲜”等行业性客户专属客服流程。 

    持续增强网络能力建设。加大特快、国际、仓配等高效益业务能力建设力度,增强航空网节点能力,提升同城类、政务类等业务处理能力。持续推进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加强工艺设计建设的标准化、模块化。坚持“矩阵+小件分拣机”新工艺,全面推广自动理货、自动供件、直连配发等新装备。 

    (四)狠抓平台运营,实现邮政农村电商量质齐升 

    着力提升平台流量。对外加快引进具有流量资源和科技实力的高协同性战略投资者,对内整合邮政平台资源,打造“网点+社群/社区”生态圈,建立多元化低成本获客模式。通过科技、数据和活动赋能,提高流量转化效率。 

    着力提高渠道质量。邮政网点要做好站点地推和维护工作,通过叠加平台批销、代收自提、便民缴费和积分兑换业务,实现站点全面激活,打造优质站点。 

    着力做大商流规模。下行商流方面,结合大数据,构建“全网+区域+定制”的大单品体系,强化全网统一联动,推动大单品上规模、提效益。上行商流方面,构建全渠道产销对接体系,加快邮政农产品基地仓储能力建设,严格抓好品控,打造“邮政农品”品牌,在全国建成100个农产品基地。 

    着力打造电商生态圈。通过科技赋能,构建“网点+站点”双向引流场景,实现获客、惠客、留客。发挥线上线下融合优势,内挖外拓,打造农产品“销售+金融+寄递”协同场景,助力各板块协同发展。 

    着力强化支撑保障。加快建设省市县三级电商运营团队,加强垂直管理和数字化运营,强化“网点+站点”管理模式落地的配套考核,打牢农村电商发展基础。 

    (五)狠抓协同合作,全力打造“一个中国邮政” 

    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协同工作体系。狠抓落地成效,推进重点协同项目。丰富应用场景,构建邮政会员生态圈。提升服务能力,全力拓展总部客户。 

    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为中国邮政“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一)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要深化理论武装,担当政治使命;健全基层党组织,有效激发活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正风肃纪。 

    (二)坚持服务大局不懈怠,进一步强化央企责任担当 

    要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绿色邮政建设,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全力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部署。 

    (三)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认真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地见效。 

    一要切实提升企业治理能力。扎实做好集团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积极稳妥推进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的分业经营。 

    二要完善资本运营和股权管理。完成中邮保险引战,建立资本金长效补充机制。启动中邮科技股改和上市辅导工作,推进市场化公司治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发挥中邮资本资本运营和战略创新平台作用,设立物流基础设施等产业基金,赋能集团转型创新发展。继续清理不具备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股权投资,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 

    三要全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领导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创新选人用人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行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深化用工机制改革,合理调控从业人员总量,规范社会化用工,改善用工方式和结构。落实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市场化招聘机制。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强化绩效考核。深化薪酬分配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利润指标在工效联动中的挂钩比例,引入市场对标调节机制,强化重点任务考核。完善岗位职级体系,压缩职级数量,建立岗位职级晋升通道;重建薪酬分配体系,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统一绩效管理体系,实行全员绩效考核。 

    四要加快邮政科技创新应用。做好数字邮政规划、信息化规划、数据规划的落地实施,推进邮政数字化转型。建强技术中台和业务中台,支撑高效敏捷创新。以大数据平台为核心推进数据中台建设,推动数据协同共享。启动网点数字化转型、集团数据治理平台等一批规划速赢项目,加快业财一体化平台、四大数据库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建设科技创新基地。邮储银行要全力推进新核心系统建设。 

    (四)坚持提升效能不松劲,进一步加强企业精益管理 

    要强化财务支撑管控职能,持续推进寄递业务降本增效,提升审计和集中采购管理水平,系统做好品牌建设与管理工作,持续深化平安邮政建设,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