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电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3月18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活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访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电商分销局总经理李唐
□本报记者 潘建伟

    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重磅发布,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 

    刘爱力董事长在今年的集团公司工作会上指出,中国邮政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抓好惠农合作,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它不只是当下之举,更是未来之策,关乎中国邮政的长远发展。 

    近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电商分销局总经理李唐接受本报专访,就中国邮政如何发挥多板块、多业务协同优势,以惠农合作为抓手,通过打造邮政农村电商生态圈,多维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积极的思考和建议。 

    记者: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中国邮政应如何把握农村市场即将迎来的政策利好呢? 

    李唐:从国家政策层面看,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全面促进农村消费,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点,推动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要。 

    随着农村地区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的新格局将加速形成,邮政农村电商在其中将大有作为,这也是中国邮政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的具体体现。 

    从行业发展态势看,在“新零售”的带动下线下渠道的价值日益凸显。去年,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后,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商贸企业等“以大带小”,通过便民化、特色化、数字化为小店赋能,多层次、多类别的小店经济发展体系渐具雏形。中国邮政也在推进“网点+站点”的线下渠道体系建设,并通过多业务叠加、数字化改造,提升站点的活力,为“新零售”向农村地区下沉做好渠道布局。 

    随着互联网用户增长红利见顶,获客成本不断攀升。而私域流量因其高精准用户画像、可零成本多次触达、线上线下联通等特性,被各大电商平台视为新的蓝海。中国邮政具有庞大的私域流量资源且具备低成本触达客户的天然优势,实现互联互通、统一运营,就会形成巨大优势,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记者:当前,在农村电商领域,中国邮政主要面临着哪些挑战? 

    李唐:从目前看,各大电商平台和主要物流企业都在加速农村市场的布局,抢抓乡村振兴带来的发展机遇。顺丰提出“快递+”概念,切入种植源头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溯源体系,从物流商演变成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商、数字农业连接者。阿里计划建设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位于广西、云南的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已全面运转,还将在四川、陕西、山东建设3个产地仓,在部分省会城市打造20多个销地仓,服务于农产品进城。为促进消费品下行,京东京喜通发展了120万家小店,其中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超过40万家,并通过“掌柜宝”实现小店的智能管理,借以打造集商流、物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生态圈。 

    刘爱力董事长多次指出,丢掉农村市场,就丢掉了中国邮政的未来。当前,邮政农村电商已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上下游联通打造全产业链的新模式,但商流规模还不够大,线下站点黏性不强、活跃度不高,邮乐线上运营支撑能力明显不足,平台销售额和活跃买家数远低于三大电商平台,难以有效发挥商流带动作用,亟待重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数字化改造,加快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竞争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必须发挥邮政天然低成本高效触达客户的优势,通过打造会员权益,构建邮政特色的私域流量体系,助力数字邮政建设,融入数字经济。 

    记者:刘爱力董事长提出,数字经济就是平台经济。对邮政农村电商来讲,我们应如何理解其平台经济的内涵? 

    李唐:平台经济是指以数字为基础,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为驱动,通过资源共享、产业融合、业态创新、生态重构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模式。平台连接了供需双方,连接了生产者与消费者,拥有了平台,就拥有了客户、数据、信誉,也就拥有了话语权。邮政农村电商恰恰拥有这样的资源,一端连接着农户,另一端连接着城乡消费者;一端连接着金融,另一端连接着寄递。平台经济的特点是,叠加代理越多,买方卖方就越多,流量越大,销量就越大,运营成本也就越低;平台积累的数据越多,产生的生产要素就越多,要素协同的机会就越多,产生的效益就越高。 

    农村电商作为构筑中国邮政高质量发展的“四梁”之一,必然要顺应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通过线上平台连接线下渠道,有效整合私域流量,构建起“农村电商+金融业务+寄递业务+邮政业务”的综合服务平台,以农产品商流带动物流和资金流,助力各板块协同发展,并通过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运营,重塑电商生态、巩固农村市场,助力构建“六维共生”的新邮政发展格局。 

    记者:今年,集团公司将从哪些方面着手,加大对邮政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的探索和推进力度? 

    李唐:为深入破题邮政农村电商,今年,集团公司提出要以“五个强力”为抓手,开展“能力提升年”活动,通过构建农村电商生态圈,打造“农村电商+金融业务+寄递业务+邮政业务”平台协同发展模式,实现平台流量大增长、渠道质量大提升、商流规模大突破、品牌影响大提升。 

    一是强力提升平台流量。对外,加快引进具有流量资源和科技实力的高协同性战略投资者;对内,整合邮政平台资源和私域流量,打造“网点+社群/社区”生态圈,建立多元化、低成本获客模式。二是强力提升渠道质量。充分发挥邮政网点辐射管理作用,做好站点地推和日常维护工作,通过叠加平台批销、代收自提、便民缴费和积分兑换等各种业务,提升站点的黏性和活跃度。三是强力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完成50个农产品基地建设,使其总数达到100个。加强与外部供应链公司合作,探索市场化运营,补齐能力短板,提升农产品运营的专业水平。四是强力做大商流规模。在消费品下行方面,构建“全网+区域+定制”的大单品体系,强化全网统一联动,多措并举推动大单品上规模、提效益;在农产品上行方面,基于100个农产品基地,构建全渠道产销对接体系,推进品控、包装、品牌三个标准的运用推广,打造“邮政农品”品牌。五是强力打造电商生态圈。通过科技赋能,构建“网点+站点”双向引流场景,实现获客、惠客、留客;发挥线上线下融合优势,打造农产品“销售+金融+寄递”协同场景,助力各板块协同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