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石
4月9日早盘,顺丰控股在股市上“扶摇直下”,一路跌停。
一向坚挺的顺丰股票直接跌停令外界一片哗然。究其原因,前一晚,顺丰披露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亏损9亿~11亿元。这让各路投资人对顺丰的前景产生了一丝怀疑。因为自2009年以来,顺丰从没在第一季度亏损过。顺丰解释说,能力建设的投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是亏损的主要原因。但众多快递行业从业者分析,顺丰其实是吃了“没朋友”的亏。
从市场份额去看,目前中国最大的快递单量来源,依然是电商平台。无论是通达系、京东物流,还是极兔,都与中国电商巨头建立了紧密的联盟关系。反观顺丰,与电商平台合作并不紧密。为了市场份额和持续发展,顺丰不断在电商市场下沉。所以,“没朋友”的顺丰,走得也许比其他快递企业更艰难。
回看中国邮政,和顺丰是如此的相像,他们都有高端的时效寄递产品,又有主攻电商市场的经济类产品,同时,和主流电商平台的关系也不是那么紧密。但相比较“没朋友”的顺丰,中国邮政却有亲密的朋友——政务市场。长期以来,依靠百年邮政的历史积淀和央企属性的背书,中国邮政一直是政务市场的强者。但近年来,其他快递企业也在谋求政务市场的突破。所以,对中国邮政而言,政务市场至关重要。要在深度挖掘政务市场潜力、做大“蛋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近年来,江西邮银以精准寄递独有优势切入社保卡项目,夯实合作根基,以点带面,实现从寄递服务延伸至金融、集邮与文化传媒、渠道平台、招工就业等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的全链条合作,最终实现了社保卡项目的效益最大化。江西邮银在社保卡项目上的成功探索给中国邮政做强、做大政务市场带来很好的启示。
对中国邮政而言,做强政务市场必须要发挥协同优势,在巩固特快专递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智慧金融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普遍服务渠道、文化传媒资源等协同优势,满足客户全方位多元化需求。做大政务市场,必须要尽快建立政务市场数据库,加强数据应用,挖潜数据价值,充分发挥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实现数据资源在各业务板块的复用。
小包裹大民生,小快递大市场。政务市场,中国邮政必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