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4月23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合释放无限可能

    □林言

    日前,笔者有幸参加了第三届“强邮论坛”,论坛聚焦邮政快递业的高质量发展,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头脑风暴”。其中,一位专家所作的邮政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专题报告让笔者受益颇多。制造业优化升级有物流服务需求,快递业有供给优势,两者融合可谓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实际上,快递业与制造业有一定的融合先例。目前,全国快递服务制造业项目已经超过1000个,快递业进入食品、家居、汽车、医药、电子信息等制造企业物流环节,带动制造业产值破万亿元。拿服务汽车行业来说,快递企业通过信息化技术,嵌入到汽车制造业生产流程,形成了典型的“入厂物流”模式。比如,山东邮政就与中国重汽联动,通过信息化技术,让每一个配送的零件都能精准定位到生产线上的“家”,总装线上的工人一转身,就能拿到要用的零件,实现了物流服务和汽车生产的无缝衔接。 

    不过,从整体上来看,快递业服务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亟须从“融合”走向“深度融合”。 

    先看快递业自身发展。当前,大多数快递企业仍将关注重点放在电商,服务于电商协议客户,对制造业的渗透不够深入。服务能力不适应、个性化定制能力不足、综合解决方案较弱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前几天,几家快递公司因低价竞争被罚引发网友热议,反映的就是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业务模式单一的问题。 

    再看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需要高质量的服务供给作为支撑。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从少品种、多批量向多品种、少批量转变,原材料供应频率增加,个性化定制需求日渐增多,对供应链物流提出更高要求。制造业发展需要服务更加高频、时效更加精准、信息更加畅通、组织更加柔性、国际网络更加广泛的物流服务,这也是邮政快递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可以说,构建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也是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题中之义。 

    笔者期待在未来,邮政快递企业能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以用户需求、市场导向为核心,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实现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真正释放出无限的可能。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