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视界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1年6月8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摄影讲座

    主讲:盛希贵

    第八讲 如何突出主体(2)

    三、合理安排陪体

    陪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画面构成部分,其作用是当作配角,和主体配合,构成一定情节、关系。单幅摄影图片展示情节的方法,就是利用陪体与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互相照应,来生动地展现情节。陪体具有帮助主体展示情节、补充丰富主体动作的内涵、衬托主体以强化主体的表现和为主体作注释或说明等具体作用。 

    当然,每一个摄影画面都应主次分明,陪体不应与主体平分秋色,更不能喧宾夺主。作为陪体就必须甘为陪衬,凸显主体。陪体有单一的,也有群体的。群体陪体不能过于复杂、凌乱,要通过景别、角度、构图等手段力求让陪体简化、整洁。避免出现图1的状况:陪体好几个,几乎平分秋色,究竟谁是主体? 

    当现场人、物复杂众多的时候,必须突出主要对象,淡化、简化其余部分,如将杂乱的对象放到背景里或将其焦点虚化;通过不同角度取景,减少人、物入画。不论主体还是陪体,都要力求简化。

    四、前景和背景的利用

    画面主体之外的一切景物皆为环境。环境包括人、物、空间等,根据其在现场位置分布的不同,以距离受众的远近为标准,一般将环境分为前景和背景。主体一般在中部,但也可能在前景或背景。 

    1.用好前景 

    前景是指景物及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的物体。前景具有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补充或说明主题;二是衬托主体,引导视线,让受众的视线投向主体;三是通过前景与主体间的对比,显现出景物的立体空间感和深远,增强画面纵深感;四是平衡画面,起均衡作用,使受众获得视觉均衡;五是交代环境、季节、天气,增加图片的信息量。 

    选用前景应根据被拍摄对象的特点和表现被拍摄对象的需求,有目的地加以选择利用。尽管位于主体之前,但是,前景的地位也是陪体,切忌喧宾夺主、扰乱主体的表现。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前景不应位于画面中的主要位置,一般应避开视觉中心点;第二,前景的色调不应太鲜明夺目;第三,一般不用运动的物体做前景;第四,焦点应该对准主体,不应落在前景上;必要时,可使前景虚化,以突出主体。 

    2.选好背景 

    背景是位于主体后面的陪体。背景能提供丰富的注释性、说明性的信息。若运用得当,背景能极大地增加图片的信息含量,增强现场气氛和画面的说服力与表现力,其作用比前景更为重要。 

    首先背景能够说明主题,提供背景信息;其次,背景常用于交代环境和拍摄地点;最后,背景能够烘托气氛、衬托并突出主体。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是对比和照应的关系。从内容上看,背景应是对主体的说明和呼应;从形式上看,背景应是对主体的衬托和强化。特别是运用好主体与背景的影调、色彩对比,以及虚实、动静等对比来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运用背景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避免主体与背景相互游离,两不相干。背景必须与主体有内在的相互关联,应去除可有可无的背景。当然,也不能让主体淹没、融合在背景中,以致找不到主体。第二,避免将主体与背景作等同处理,分不清主次,从而影响主体的表现。第三,合理措置,避免主体遮蔽重要的背景信息。第四,注意选择对主体有说明作用、衬托作用的背景来为画面总体表现服务。 

    对于新闻摄影,要高度重视背景的意义,充分发挥背景的作用,来增加新闻摄影图片的信息含量,增强新闻摄影图片的现场气氛和视觉表现力,使新闻摄影图片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夺目感人。 

    3.留好空白 

    画面中要留取适当的空白也就是常说的“留白”,即画面中除了主体和陪体之外的空白部分。俗话说“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画面中留取适当的空白,可以避免过于沉闷、拥挤,使画面通透,从而更有活力和生气,也更有韵味。 

    如图2,画面中留白太少,前景、背景都较为杂乱、拥挤。人物、景物太满太密,导致主体不突出。猜测可能与拍摄场地的局限有关,但越是场地局限、背景不佳,越是要做好突出主体、处理好前景和背景等事项。否则,画面就成了“一锅粥”。


    

图1


    

图2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