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冬
回想32年前自己站在党旗下宣誓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读小学时,我常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共产党的伟大之处,从课本里认识了党旗和党徽。不过,真正接受党的培养教育,是我在农村的时候。
1976年7月,高中毕业的我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到西场公社曙光二队插队落户。党组织为了培养我,让我担任大队民兵辅导员,还送我到县委党校培训。通过学习,我理解了共产党伟大的深刻内涵,决心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上入党,接受党组织的长期考验。我虚心拜师,学习下田割草、挑河挖沟,脏活累活样样干,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县知青代表会。
1978年是改变一代人命运的一年,也是改变我命运的一年。12月,我接到了县知青办的通知,让我到海安县邮电局报到。通过半个月短暂培训,我被分配到角斜邮电支局担任乡邮员。我深知,只有在党组织的激励和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潜能,于是我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恳请党组织从严要求我,使我更快进步。
1982年,我被调到西场支局担任营业员兼团支部书记,支局经常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我除了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下班以后还会主动清扫场地、整理器材,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在此期间,我努力学习新闻写作知识,经常向县新闻单位的老师请教,写作水平逐步提高,不时有“豆腐块”被县级以上新闻媒体刊用。
在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努力工作的时候,一位比我晚来支局的同事加入了党组织,这给我带来不小的震动。冷静思考后,我觉得别人比我早加入党组织,肯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应该从自身找不足。即使入党时间上迟了些,但工作能力、学习水平不能滞后。这么一想,我想要进步的劲头更足了。
在参加中央党校大专函授班学习期间,我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了党建理论,对入党有了进一步认识。我每季度向支部汇报一次思想情况,并在全镇纪念“七一”大会上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发言。1989年7月,当党组织把我领入大门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说:“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站在党旗下,面对鲜红的党旗宣誓,无疑是令人激动难忘的时刻。当我回家把入党这一喜讯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入了党,同时也圆了父亲的梦。父亲一生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党员。
党组织给了我许多机会,从参加工作至光荣退休的43年里,我先后干过投递员、营业员、支局长、邮政检查员、专业公司经理等。尽管工作不断变动,但我从未向组织上说过“不”字。我先后28次被评为县级机关或县邮政系统“优秀党员”“优秀员工”“管理标兵”等。
2014年4月,我被调到县邮政分公司综合办公室担任文秘兼新闻宣传报道员。为了能胜任工作,我专心学习,通过在职函授取得了文学、新闻专业大专毕业文凭。在我的组织和带动下,海安邮政连续5年被评为“南通市邮政信息宣传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连续3年获得《江苏邮政报》进位争先奖,个人也先后6次被评为“江苏省邮政信息宣传报道工作先进个人”和“南通市邮政信息宣传报道工作优秀通讯员”。同事评价我:“像个党员的样子。”
一晃32年过去了,站在党旗下的那一刻,始终是我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谨献上我最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