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盛希贵
第九讲 突发事件的采访拍摄
突发事件的特点在于其突发性、难以预料性和偶然性,这些特点又给突发新闻带来了“爆炸性”,因而信息量大、触目惊心,人们也格外关注。在媒体竞争激烈的网络传播时代,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和扩大发行量、点击率,突发事件的报道也成为媒体竞争的焦点之一。
突发事件一类是灾难性事件,主要包括地震、海啸、飓风、龙卷风、洪涝、泥石流、山体坍塌、矿难、爆炸、战争等,另一类是日常工作中的故障、意外安全事故以及火灾、疾病(疫情)等,常给生命财产、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灾难性影响,具有特殊的触动人类情感的力量。突发事件的新闻价值较大,但是拍摄艰难,深入采访和现场拍摄都会充满挑战。每一次突发事件的采访拍摄,摄影记者都要迅速出击,勇敢拼搏,全力以赴,随机应变,甚至要涉险去获得最好的报道。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摄影记者要时刻准备着,既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又要有充足的物质准备,做到随时准备出发、随时采访拍摄。不容你去请示、研究、做预案,但临时的分析、应对准备是必需的。
1.随时准备出发
要去报道一个突发事件,首先要得知事件发生的消息,也就是获得新闻线索。相关机构、同行、朋友等可能提供新闻线索。新闻线索还有“热线电话”,更新及时、速度最快的网上新闻信息。并千方百计了解、确认事发地的位置和到达路线,以免走弯路。
突发新闻事件的采访拍摄和及时传播,比的是速度。谁的动作最快,能在争分夺秒的情况下最早到达新闻现场,并抢先发布第一条独家新闻,就算是胜利者。所以,在抵达突发事件新闻现场后,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想着马上就要拍出最好的照片,而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核心灾区,并且第一时间拍摄、发布摄影报道。接下来,才能考虑如何尽可能地拍出最高质量的图片。
2.灾情现场的拍摄
面对突发的灾难现场,应该拍什么?在一场突发的灾难面前,摄影师所要关注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呢?一是灾难核心现场的状况;二是受害者,如伤员、受灾家庭等;三是幸存者及其灾后生活;四是救援行动,尤其是救援行动中救出的幸存者;五是救灾物资发放;六是难民安置情况;七是医院,对伤员的医疗救治;八是灾后各项日常工作的进展。
浏览以往有关地震、洪灾、飓风等的报道,不难发现,儿童和老人被不厌其烦地摄入镜头,特别是儿童,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你不知道拍什么的话,那就拍拍儿童吧!这可是个“讨巧”的方法。
在拍摄任务和道德、情感发生冲突的时候,该怎么办?答案是:兼顾理性、情感与道德。从职业道德和人性、伦理的角度来看,必须顾及受害者和广大读者的道德情感和接受心理,“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采访灾难性事件的过程中,尊重被拍摄对象十分重要。低调的着装和具有亲和力的善意表情能让摄影者更加容易地接近拍摄对象。收起相机,与拍摄对象聊几句家常,再询问是否能为他拍几张照片。得到允许和配合,才会有更高的成功率,同时也是对拍摄对象和自己职业的尊重。可以想见,一个人正在家门口手忙脚乱地应对从天而降的灾变,突然来了个摄影人,拿着相机一顿狂拍,搁谁都会心生怨气或大为光火。
3.抓住关键现场,拍下关键画面,找到感人的故事,图文结合地讲述
突发事件现场是核心信息的集中地,不管是正在发生还是已经发生,现场保护得好还是不好,都要围绕这里拍摄,拍下关键的核心的画面。如洪灾报道,其关键场面应该是水中抢险、抢救物资或人员,而不能只是拍到淹没水势、水位。如2008年汶川地震某广场钟楼上钟表停摆的照片、现场救援的照片,都是关键现场。除了常规的图片新闻,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应该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报道。摄影者在灾难现场,既要拍出好的常规报道的图片新闻及时发表,还要能找到特别的角度,从不同侧面、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反映灾难带给人们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4.突发事件以抢拍为主,必须行动敏捷突发事件一是突然发生,二是发生的机会少,三是持续时间短。如当时自己正在现场,就应立即用照相机、手机拍摄现场情景。对突发事件的摄影以抢拍为主,没有可能等你慢腾腾地取景调校。在到达突发事件场所前,就要做好相机基本的设置调校。到达现场,要立即投入拍摄,可采用连拍模式(按一次快门拍摄数张画面),确保成功。拍摄基本完成之后,再根据现场情况和发现的不足进行采访和补拍。但是,补拍不能布置、重演,必须确保真实性。
以
下图为例,这个画面一定是及时拍摄得来的。摄影者到达现场比较及时,如果晚到,或先去采访了解情况再拍,就不能拍摄到这个关键场面、关键画面了。画面中的背景被洪水淹没的街道和幼儿园校牌都充满信息,既展现了水灾现场,又交代了环境和地点,对主题也有说明作用。
资料图片:020年6月30日11时许,重庆市大足区突降暴雨,汹涌的洪水漫入城镇。大足区邮政分公司邮亭邮政所背后的乐乐幼儿园里,60余名小朋友被困在教室中,老师们慌忙将小朋友向外转移。见此情况,邮亭邮政所主任立即安排2名员工留守网点,其余5人前往幼儿园帮助老师将小朋友转移到邮政网点大厅。邮政员工们冲进洪水,将孩子抱在怀里,转移到网点大厅。最后,60余名小朋友成功被转移至安全地点。小朋友们说:“叔叔阿姨,谢谢你们来救我们!” □王维
张玲燕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