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里有一面黑色的大理石墙,上书“大众报人英烈谱”,上面用金字镌刻着578个名字。他们是烈士,是战争十年为了革命新闻事业献出生命的《大众日报》员工,他们是千千万万以艰苦奋斗和流血牺牲写下光辉篇章的战士的代表,他们在世界新闻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笔。 他们之中有曾任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大众日报》管委会主任的李竹如同志,有以《大众日报》通讯部长郁永言为代表的牺牲于大青山突围的《大众日报》“十八烈士”,还有牺牲在前线的战地记者和与敌人短兵相接的印刷工人,其中人数最多的则是《大众日报》的发行人员,共有468位。 战邮成立后,既是山东战邮总局长又是分局交通科长的《大众日报》发行部主任赵志刚同志编写了一首《战邮交通员之歌》,其中一段是:“模范战邮交通员,被敌捕去心不变,严刑拷打如石坚,宁肯牺牲万古传”。这是战邮员的生动写照,他们日夜奔走在千里封锁线上,在枪林弹雨中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把党的声音送到根据地的各个角落,保证党政军通信任务的完成,用生命为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 忘记意味着背叛,今天让我们追忆他们的英勇事迹,他们的名字不会被历史的烟尘所淹没。 用生命维护交通线畅通 创刊伊始,大众日报社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发行系统,报纸一部分由代销处代销员背着分送订户,或背着赶集摆摊叫卖;另一部分交山东纵队交通总站沿各交通线送往各地八路军办事处分销。从1939年下半年开始,大众日报社逐步开辟自己的交通线,交通总站设在沂南柳河岔村,并以此为中心开辟了东南北交通干线,东到胶东,西至延安。 北线自沂南向北经蒙阴坡里、沂北南麻、土门、莱芜王家峪等站,再向西经泰安过津浦铁路、华北局,通向延安。莱芜站建立起来不久,1940年3月的一天,由于叛徒出卖,站长、共产党员李子玉在驻地羊里镇陈家庄被敌人包围,他化装成农民突围,往蒙阴坡里跑,敌人追上了他把他带回庄里。李子玉自知难逃魔爪,寻机跳井。敌人将他捞出,五花大绑押进了莱芜城,企图在他身上有所收获。他们先是利诱,再施以酷刑,李子玉坚决不投降,敌人遂把他押到南门外的河边,纵洋狗反复噬咬,间以刺刀数次穿其身,但李子玉怒骂不绝,最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 这时,蒙阴坡里、沂水鲁村一带,被国民党顽固派占据,刚刚建立的交通线又被切断。1940年7月底,交通总站巡视员张公才侦察之后,主动请缨带领5名交通员背上积压已久的报纸、邮件,背着长枪趁夜从总站沂南铁峪出发,拂晓前到达水泉坪站,完成送邮任务,次日白天休息,晚上再携带上站送达的邮件原路返回。不料半路上,一个交通员踩中了地雷,致4人受伤,经村民帮助,先后有5位同志安全返回铁峪,唯有交通员王成恩没能返回,总站当即派人寻找。得知他左腿被炸断不能行走,便将盛文件的两个筐子拴在一起套在自己脖子上向铁峪方向爬行,由于伤势沉重,到天亮时分也没爬出多远。这里是日军占据地区,他心里惦记的仍是文件,急中生智将文件包掩埋于豆子地里,自己则勉力爬向他处躲藏。天大亮,他不幸被敌人发现逮捕。当前来营救的同志到达时,王成恩已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他成功地掩护了文件,在他牺牲地附近,前来营救的同志们找到了他掩藏的文件包。 南线从鲁中到鲁南,全长200多里,中间经过6个站,依靠道士、开明地主、教员等的掩护,穿越大山、敌占滋临公路、国民党五十七军防区等,交通线的建立十分复杂与艰险。此后,这条线路继续向南,穿越了陇海线,与苏北和华中相连。□于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