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南省内黄县冀鲁豫井店沙区办事处出发,向西经浚县,渡卫河,过平汉铁路和封锁沟,再渡淇河,穿过日伪军布满的一座座碉堡、一道道铁丝网,蜿蜒曲折地绕过许多村落,直达淇县泉寨村的太行边区交通站——这条全长150里的“汤浚秘密红色交通线”,是中共冀鲁豫区党委为了粉碎日伪军的封锁,于1942年12月份在豫北开辟的。
当时,冀鲁豫区党内交通人员经常在这条红色交通线上来往,主要任务是通过此线和太行办事处联系,传递党中央的指示和机密文件,护送从山东、苏北、冀中、冀南来的爱国青年和党的干部到革命圣地延安去。从建线至抗日战争胜利的3年时间里,秘密护送了数千名同志过路。
1945年6月初的一天下午,冀鲁豫军区沙区办事处主任王乐亭秘密通知沙区办事处交通科科长马赛:“不能让你休息了,有重要任务,护送党的负责同志过路到太行根据地交通站。”说完,就把马赛领进办公室。只见里面有位陌生的同志,三十七八岁的模样,个头不高,但体格强壮,穿一身半旧的军装,精神抖擞,两眼炯炯有神,操一口南方口音,言谈举止豪爽。首长热情地让马赛坐下,询问沿线敌情有什么新情况,马赛想了想回答说:“敌人在作垂死挣扎,近来在有些地段加强了防范,五陵集驻防的日伪军已对老官嘴卫河渡口注意了。据咱们的地下联络员报告,大前天晚上有十几个伪军,在渡口两岸堤后趴了半夜,早晨还发现他们丢在那里的几粒子弹。宜沟铁路封锁线上的伪军也加强了防守,严密封锁了淇河,巡逻活动频繁……不过,这些都不当用,挡不住咱们通过。”首长又问:“这次过路不光是我们,还有队伍、马匹、文件……有困难吗?”马赛答道:“首长请放心,我们对线路情况熟悉,再说我们要走的路都是敌人兵力最薄弱的边缘交界地区,一定完成任务。”
王乐亭严肃地对马赛说:“这次任务一定要安排好,沿路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周密地制定行动方案,必须保证万无一失!准备派谁领路?”马赛说:“还是派交通员李志杰、老吴,他们熟悉沿线地形,人缘好,往返跑了几百次,都完成了任务。”首长和王乐亭满意地点点头。
大家正说得亲切热烈,李志杰完成出差任务回来了,便衣布衫上划破了一个大口子,脚上沾满泥土,汗涔涔的脸上微露出一丝长途跋涉的倦意。这时,首长走到李志杰面前,亲切地说:“小李同志,很累了吧,快去洗洗、吃饭,吃饱了好好休息。”小李忙笑着说:“不累、不累。”说罢,就转身出去了。
下午,王乐亭和马赛忙于制定行动方案,对沿途几个重点地段做了多种设想。傍黑时,马赛换了一身便衣,到寝室叫醒了正在酣睡的李志杰说:“快起来,有重要任务,今夜要护送首长过交通线去延安。我带队,你领路。”李志杰翻身下床,满怀信心地说:“保证完成任务!”马赛叮嘱道:“快准备,马上要动身出发。”
当马赛和李志杰一起从屋里出来时,办事处的大院里已站着20多个穿军装的战士,人人都是长枪、短枪双配套,精神抖擞,整装待发,交通员老吴也挤在战士们中间。院里的大枣树上,拴着两匹鞍镫齐全的高头大马,还有4头驮着物件的骡子。不一会儿,王乐亭领着一位阔人打扮的从屋里走出来。马赛一看,首长已经化了装,几乎认不出来了。首长头戴新礼帽,身穿细布长衫,脚穿皮鞋,左手无名指上戴着明晃晃的大金戒指,完全是一派上流社会的绅士装扮。
王乐亭将队伍送出大门外,又一次叮嘱马赛:“路上情况如有变化,要见机行事,多向首长请示。”王乐亭和马赛要扶首长上马,首长笑着说:“这段路不过100多里,我的身体蛮好的,还是和同志们一起步行吧。”
天黑下来,队伍步行出发离开井店集,经北杨河道村,静悄悄地向西南方向快步前进。□尹水(本文摘编、改写自《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冀鲁豫区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