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的邮路

    □周唯 

    “看!那边就是老杨桥渡。”国庆假期里,我驾车带着家人经荆当旅游公路去“农家乐”游玩。半途上,父亲突然指着公路的不远处说。 

    熟悉家乡风物的我知道,杨桥渡是一个颇有历史的老渡口,因水下淹着一座杨秀古桥而得名。杨秀古桥因一位姓杨的秀才捐资兴建而得名,后因太湖港水位抬高被淹,现石桥尚存于水下,小地名也保存至今。 

    到了“农家乐”,父亲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北省江陵县有一位“老邮差”,他的邮路是从荆州城出发经王场、新场,然后过杨桥渡到达马山区。从荆州城到马山区要步行六七十里路,是他一天的行程。到达马山区,他吃饭和住宿都在街上的周家饭馆里,第二天再返回荆州城。顾名思意,周家饭馆老板姓周,而“老邮差”正好也姓周。因为老板待人和善,饭馆价格公道,“老邮差”每次都选择在“本家”饭馆食宿,周老板对他也多有照顾。 

    起初,老板家有个不满一岁的儿子,“老邮差”的梦里难免伴着小家伙的啼哭;再大一点,小家伙看到“老邮差”的身影会指着“咿咿呀呀”;小家伙开始蹒跚学步了,他会乘“老邮差”不备,打开邮包探索一下里面有什么…… 

    这一天,“老邮差”像往常一样来到周家饭馆,但这次肩头没有沉重的邮包,脸上也没有往日的疲态。原来他退休了,他是个讲究人,专程来向饭馆老板告别,也对老板几年来的照顾表示感谢。 

    “老邮差”向老板一家挥手告别,老板的儿子对着他呵呵笑了。老板的儿子就是我的父亲,他生于1949年,总打趣自己是“解放牌”。在20岁之前,除了从父母的讲述里知道“老邮差”的故事,他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和邮政有什么交集。 

    1970年,21岁的父亲踏上邮路。巧合的是,父亲跑的第一条邮路就是从马山街出发,在杨桥渡乘木船过渡,投递新场片区,这正好和“老邮差”当年的邮路部分重叠。只是,人们对他的称呼已经不再是“邮差”,而是人民邮递员,这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邮路上的他也不再靠两只脚步行,而是骑着一辆铮亮的永久牌自行车,是那个年代绝对拉风的行头。 

    在那个年代,邮递员几乎是乡镇连接外面世界唯一的纽带。父亲的邮包里,满满当当地装着报纸、杂志、电报、汇款单、包裹单以及政府的会议通知。邮路上,他是知青、军属和有亲友在外的人家最期待的人。他的投递班次已经被人们记得烂熟,大家会早早等在大队部或是知青点,听到熟悉的自行车铃声响起,就忽地一下把他围在中间。拿到邮件的兴高采烈,没有收获的则难免沮丧。父亲的出现,总能给人们带去欢乐。 

    那时,邮递员没有周末,每月逢1日和15日休息,每天骑自行车行程40多公里,工作超8个小时,非常辛苦。1970年,父亲工作后的第一个国庆节,是在邮路上度过的。他仍然清晰地记得拿到了8元加班费,他用加班费在供销社买回的一床毯子,仍然保存在我们家里。 

    时光匆匆,一个又一个国庆节,父亲大多是在邮路上度过的。有一年的国庆节,父亲专程给一位村民送去一份加急电报。主人家拉着他不让走,一定要请他喝杯“茶”再走。谁知等到的是主人家端上的一碗热腾腾的糖水煮鸡蛋。而在我的老家,这道俗称“鸡蛋茶”的美食是新女婿上门时才能享受的礼遇。 

    我曾经问过父亲,年轻时有什么梦想。父亲笑着回答:“当时,我的梦想是每天投递要经过的泥巴路上能铺点砖渣儿。”“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槽”是当时邮路的真实写照。每天下班回家,绿色的工装上不是落了一层灰就是溅上了大大小小的泥点。父亲的梦想很小,却是最真实的想法。在我的记忆里,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父亲会随身携带一根削得又尖又扁的木棍,那可以用来去除自行车挡泥板下烦人的黄泥巴,以免车轮被堵塞。 

    有一段时间,因为家里没有人照顾我,我就成了父亲邮路上的小跟班。父亲就把一个用钢筋焊成的小靠背椅子卡在自行车横梁上,载着我一起去投递。那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父亲也已“梦想成真”。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奔忙在砖渣路上,早出晚归,伴着清脆的自行车铃声,邮路上撒下了父子二人的阵阵欢笑。有一次在邮路上,我不小心把脚伸进了自行车车轮里,被夹得血肉模糊。父亲急忙找到一户人家,借来煤油淋在伤口上,又包上一块脏兮兮的布。我眼巴巴地看着父亲,我觉得他应该尽快带我回家。但父亲骑着车继续向前,大概是看到我一脸委屈,他轻声在我耳边说:“人家在等着我!” 

    …… 

    此刻,返程的路上,一路风景如画。公路两旁是精心打造的4A景区、主题公园、观光农业、“农家乐”、特色民宿……昔日的邮路串起了美丽乡村,连接着美好的生活。父亲坐在副驾驶位子上,主动当起了导游,一路兴奋地告诉我们,这里以前是个邮件代投点,那里以前是知青点,蔬菜公园以前是一片荒山……过了一会儿,我看到父亲眯着眼躺在座位上,以为他困了,便只顾开着车继续前行。忽然,我听到父亲哼唱起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