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总要有人背起邮包

    □方怀银

    说起人生价值,这个有点形而上的问题似乎大而玄。那说起为什么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其实,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对工作价值的认知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是相关联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打工诗人许立志的诗作:“总要有人捡起地上的螺丝/这废弃的生活才不至于生锈。” 

    一颗颗螺丝,就是一个个努力生活的普通人。捡起它们,脱离微尘,生活才不至于生锈,人生才有价值。观看以“溜索姑娘”、云南省乡邮员尼玛拉木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信者》时,我想起这首诗。影片中,尼玛央珍是个瘦小的普通女子,她送信的对象也是普通人。背起邮包传送邮件,将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串联起来,点燃生活希望的篝火。在孤独的邮路上,一次次地交往,一次次地以信交心,太多的人已离不开她,独居的桑吉奶奶、留守女孩梅朵……而自己也似乎离不开他们,她给他们送来远方的问候、亲人的关爱。他们给予她无私的帮助,甚至精神指引。当一个人被别人需要时,被别人信赖时,是无尚幸福的,所以我们总能看到央珍甜美的笑容。与藏族同胞相互信任、信赖、信守,这是她的工作收获,也是她人生价值的体现。 

    奔腾汹涌的澜沧江,千沟万壑的峡谷,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一条长达300多公里的邮路,别人眼中的绝美好风景,却是她送信途中的魔障。溜索过江会摔得鼻青脸肿,狼群、雪崩都会要了人的性命。道阻且长,强烈的使命感以及坚强的信念,激励着她一天天走下去。“邮包搭在身上,它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我知道还有很多人都需要你”……是鼓励,也是赞扬。这一走,就走过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电影将其浓缩在百十分钟的叙事里,跟随镜头,纯净自然的边疆风光,紧张孤独的送信邮路,让坐在影院舒适座椅上的我跟着感动流泪,她顽强的意志、善良的品性、勇敢的坚守,是我们所需要的。很多次在新闻报道中了解央珍原型尼玛拉木的事迹,但电影叙事再一次让我震撼,人性人情之美超越时代而永恒,正如该片制片人冯文杰所说:“每一个人都能从尼玛央珍这个角色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信者无疆。邮递员在大地行走,用双脚丈量人生;邮包里背的是生活,用双肩扛起责任。他们普通平凡,乃芸芸众生;他们特殊伟大,因为他们是信者,情系万家冷暖,信达天下苍生。因此,很多影片创作者都关注这一群体。好莱坞有《邮差》、韩国有《天国邮递员》、日本有《邮递员》。我国近二十年则有《那山那人那狗》《香巴拉信使》,《信者》是第三部。这三部作品都是向邮递员这一群体致敬,也是向普通人的坚守奋斗致敬。套用许立志的那首诗——总要有人背起邮包,这平凡的生活才有温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