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1月5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素养教育当“寓教于乐”

    作为总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近日迎来了一个新“身份”——首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素养教育公益联盟成员。 

    加入“联盟”是中邮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参与推进大湾区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的新尝试。 

    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者。消费者整体金融素养水平,对于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金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一方面需要金融消费者更加谨慎,提高个人防骗意识;另一方面也要求金融机构不断提升金融产品的安全性,为金融消费营造健康环境。 

    近期,中邮消费金融在做消费者金融素养提升工作的过程中,注意到一个现象,诈骗分子正在日趋集团化、专业化,使受骗群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在网络电信诈骗的受害者中,20多岁的年轻人占比达64%,而不习惯上网冲浪的“50后”“60后”,反而不容易被骗,占比不到5%。可见,青年群体已然成为被骗的“重灾区”。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数字化先行区、示范区,针对青年群体的金融素养公益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如何在金融普惠的背景下,更好地提升青年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金融机构可以重点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如引导金融消费者从行为、知识和技能等多方面来提升金融素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升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提高防诈骗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日常消费时,学会使用正规持牌金融机构的产品与服务。 

    知易行难,上述这些要取得好效果,考验的是金融机构的功力。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先修内功,通过大数据与金融科技的融合不断提升反欺诈能力,提高产品与渠道的安全系数,为金融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保障;另一方面,要练外力,要由点到面,利用金融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如科普短视频、在线直播等,真正将金融素养教育做到“寓教于乐”。 

    2021年以来,中邮消费金融就提升金融素养教育工作开展了知识普及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方位有针对性地进行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目前看来是卓有成效的。重要的经验就是让金融素养教育“寓教于乐”。线下,中邮消费金融积极组织警企合作,举办快闪形式的“反诈蛋集市”;线上,中邮消费金融创新推出了反诈街采视频、《戏王之王》故事短剧等多种趣味短视频、H5、条漫等形式的宣传,揭秘新型诈骗手段,吸引青年消费者主动参与学习,在无形中让金融素养教育入脑入心,让他们绷紧了“防诈弦”,守住了“钱袋子”。□王晓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