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深度·关注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2年6月8日 星期

 全文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够量市场 中国邮政大提速

    □本报记者 张明月 吕磊 通讯员 孙士钊

    国家邮政局在不久前公布的《2021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中指出,2021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为57.08小时,较2020年缩短1.15小时;72小时准时率为77.94%,较2020年提高0.8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时限测试满意度得分为69.9分,较2020年提高0.7分。

    由此不难看出,缩短快递时限,让速度再快一点是快递业共同的追求,更是广大消费者持续的需求。正如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多次强调的,寄递业的本质就是“时限更快、价格更优、丢损更少、稳定可控”。时限是“生命线”,是开拓市场赢得客户的“敲门砖”,是寄递业务永恒的首要任务。

    6月8日起,中国邮政聚焦够量市场实施大提速。这是中国邮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以“六大改革”为抓手,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寄递改革,着力提升发展质效,以实际行动扛起行业“国家队”责任的重要举措。

    不同于去年“6·28”的全面提速,此次“6·8”大提速是精准提速,其特点体现在分类施策、够量直达、滚动优化、融合联动四个方面,主要是将时限慢于竞品、但有一定规模、并对业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够量市场”线路作为提速线路,这将是中国邮政寄递业务实施精准提速常态化、长效化的开始。

    规模市场“四象限”分析模型


    

    够量直达线路分析模型


    

    够量直达提速96条:

    总结网运生产实际经验,综合考虑各类提速动因,归集为6大要素,更加精准实施够量直达提速。

    1.邮件时限:决定提速目标。提时限是首要前提,慢于行业标准的线路,直接开通直达;已达到行业标准的线路,比较开通直达与汇集发运的总成本,选择最优方案。

    2.运输距离:决定直达运输最低车型。短途邮路,以8吨、12吨车型为主;中途邮路,以12吨、20吨车型为主;长途邮路,以30吨车型为主。

    3.邮件数量:是开通直达的基础和首要考虑因素。

    4.邮件规格:决定直达标准。各省(区、市)邮件规格差异较大,因地制宜确定贴合实际的够量直达标准,避免一刀切。

    5.节点能力:决定直达的效果好坏。按照量能匹配原则,考虑开通直达的出口局、进口局实际生产条件和能力。

    6.业务淡旺季:旺季保平稳,重要节点不爆仓,直达深度尽量下沉;淡季保时限,降成本,直达深度适度上升。

    重点区域市场提速措施

    “长珠环”提速341条:

    因地制宜,采取“6+2组合拳实现提速目标达成,并固化为提速模板。


    

    靶心:瞄准客户所愿

    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根本所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对快递业来说,客户是企业的根本,是收入、利润的来源,没有客户就没有企业存在的前提。要做到知客户之所需、知客户之所怨、知客户之所愿,要知时限、知投诉、知客户流失、知业务流失、知价格、知行业评价标准,最终实现留客、活客、蓄客、获客。 

    近年来,在全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邮政寄递业务时限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与竞品相比,特快、快包整体时限仍有差距。也源于此,当下,中国邮政寄递客户流失情况还较为严重。 

    从行业对标数据来看,特快时效产品省际件时限较竞品还有一定差距,省内互寄、重点区域、重点城市间互寄时限优势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客户的选择,影响邮政寄递业务发展。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只有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任凭风浪起,勇开顶风船。时限作为寄递业务的“生命线”、获取客户资源的“敲门砖”,是寄递业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够量市场”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当下,中国邮政寄递业务要在快速压降成本的条件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针对性地开发有效益的市场,实现有效益规模发展。这个“有效益的市场”就是专业重点客户、国内业务“主产粮区”,就是够量直达模型规划的直达线路覆盖的经济区域市场,就是“够量市场”。 

    刘爱力董事长指出,在“够量市场”,中国邮政已经有很多的规模客户,客户基于信任使用了我们的产品。如果把时限水平再提上去,他们就会成为潜在的转移客户,给我们更多的份额,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新客户。 

    对中国邮政而言,聚焦“够量市场”提速,就是要实现“分类实施、够量直达、滚动优化、融合联动”。针对重点客户、重点市场和重点线路开展精准提速;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考虑各类提速动因,够量直达、尾量汇集,实现提速与降本的统一;不断跟踪重点客户、重点市场,不断跟踪行业时限标准变化,深化标准与行业先进水平的动态对标,分析优化线路路径,通过滚动优化,持续提升标准时限;深化网运与技术端、市场端融合联动,利用规划模型实现快速批量提速,通过市场引路实现靶向提速,增强提速及时性和精准度。

    路径:抓住重点线路

    中国邮政打造核心竞争力绝不是靠人海战术,一定要体现在对高科技的应用上。寄递竞争的实质是数字化对全业务全链条改造速度、广度和深度的竞争。随着中国邮政寄递业务时限质量、服务质量、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IT支撑能力的显著提高,做好市场开发和客户拓展工作正当其时、极其重要。 

    集团公司寄递事业部以时限快慢和业务量高低两个维度与竞品对标,形成规模市场“四象限”分析工具,将邮政线路分为重点营销线路、品牌线路、劣势线路、重点提速线路,进而分析不同类型线路的时限标准、时限差距、业务量差距、客户分布,实施相应的策略举措。 

    此次“够量市场”提速主要针对“四象限”中“劣势线路”和“重点提速线路”两部分。劣势线路是时限慢于竞品,业务量占比低于竞品的线路;重点提速线路是时限慢于竞品,业务量占比高于竞品的线路。 

    聚焦“够量市场”进行提速,将时限慢于竞品、但有一定规模、并对业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线路作为提速线路。1591条!集团公司寄递事业部给出了具体的提速清单。 

    这其中有集团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生产经营分析会上,中邮信科公司通过够量直达模型规划出的1102条直达线路(其中851条线路时限标准已追平竞品,能为此次大提速提供抓手);还有寄递事业部市场部迅速汇集各专业重点客户的保障需求,形成的97个集团重点客户涉及的148条线路;也有围绕国内业务“主产粮区”,针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市场诉求,经集团公司寄递事业部国内业务部确认和各省级邮政企业反馈形成的341条提速线路。 

    具体怎么做?集团公司寄递事业部也梳理出了清晰的思路—— 

    以市场端提出的头部客户提速线路清单为基础,结合三大重点区域市场提速诉求、中邮信科公司分析的够量直达提速线路,形成分步提速计划。具体为围绕够量线路,业技融合,通过够量直达规划模型,批量输出直达方案。根据网运生产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六大要素——时限、距离、邮件数量、邮件结构、节点能力、淡旺季,对其中时限标准落后菜鸟标准的96条线路开通直达邮路;围绕重点市场,超前组网,构建优势,网业联动,实现精准提速,通过“6+2”提速措施,预计90%的线路时限能追平竞品。 

    6月8日,中国邮政针对437条线路,开展第一批提速。据预测,提速后186条线路时限标准缩短0.5天,162条线路缩短1天,89条线路缩短1天以上。

    目标:提升竞争优势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1年快递与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0.5,市场集中度较高,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更加凸显。 

    在此大背景下,对中国邮政而言,此次“6·8”大提速不仅仅是寄递速度上的提升,还有更为深远的影响。正如刘爱力董事长始终强调的,快递物流是数字中国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是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是中国邮政的主责主业。行业“国家队”提速势在必行。 

    提速,将构建业务竞争优势,为开拓市场赢得客户打下基础。在集团公司一季度生产经营分析会上,重点强调了要抓好当前客户挽留、业务拓展、客户拓展工作,必须做到知客、留客、活客、获客、蓄客,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客户是企业的根本,是收入、利润的来源,以客户为中心不是口号,而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根本所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此次大提速,正是以客户为中心,瞄准客户对时限的需求,构建业务竞争优势,为赢得客户、开拓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提速,将带动省内网整体性优化,为寄递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提速势必要求各省份邮政按照端到端、全流程、各环节、全要素对邮路进行梳理,对标竞品具体分析时限慢在哪个环节、为什么慢,这将有利于全面梳理省内各环节作业组织和生产计划,查找生产问题,补齐能力短板,带动省内网整体性优化,推动重点省份之间互寄时限整体提升。 

    提速,将是未来实现“提速”“增量”“扩线”良性循环的开始。此次提速,只是提速工作的开始,后续还将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时限管得好不好、优不优,是衡量各省份邮政寄递工作成效的最直接体现。以提速促增量,变提速为优势,最终实现寄递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 

    没有时限,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寄递业务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此次以“够量市场”为切入点,聚焦重点客户、重点市场、重点线路,全面调动时限、服务、成本等优势资源,推动优势线路促营销、够量线路提速度,正是坚持围绕市场转、围绕客户转,改善客户体验,让更多的客户选择邮政、信任邮政,成为邮政的忠实客户,最终提升中国邮政寄递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寄递业务高质量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