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邮政
自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开展以来,四川省邮政分公司积极推进能力建设,结合规范化管理各项措施落地,夯实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作业效率和作业标准。通过五方面工作,实现了“生产管理标准化、生产流程标准化、生产操作标准化”,支撑全环节降本增效。
一是能力建设及设备投入方面,四川省分公司统筹谋划,实施设施设备使用效率提升和处理中心能力建设,形成3个省际中心、17个本地中心为节点的寄递物流网络体系。他们通过省际中心能力建设,使成都中心实现最大处理能力的提升。南充中心、内江中心结合能力建设开展作业组织调整,作业时长得到大幅压缩。同时,四川省分公司夯实本地中心基础建设,在全省17个本地中心配置分拣机(线),为全省22个处理场地和揽投部配置顶扫设备42台、配套胶带设备36台,切实提升本地中心处理能力。
二是强化管理方面,四川省分公司紧扣集团公司、寄递条线“管理提升年”部署,围绕问题建章立制,制定“管理提升年”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夯实规范化管理基础,深入推进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
三是数据赋能方面,四川省分公司在建好能力的基础上,下大力气研究用好设备的方法,通过开展各项达标提速专项活动和整治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分析生产数据,细化数据应用,科学挖掘设备潜能,持续提升了设备使用效率。
四是“6S管理”方面,四川省分公司通过标识标牌新增、更换,强化了统一着装,落实定置定位等工作强化现场管理。同时,为全省邮政省际中心、本地中心处理场地和部分县处理中心配置安检门、通道闸机、人脸打卡等设备,严格执行场地封闭管理,筑牢了邮件安全墙。
五是强化培训方面,四川省分公司多次针对生产操作规范、设备效能提升管控等重点开展培训,员工业务技能和规范操作意识全面提升。截至7月31日,3个省际中心涉及6个环节效率总体达标率94.1%。
四川省分公司在本地中心建设中积极投入,形成了与省际中心相呼应、互补充的寄递物流网络体系,有效提升了全省邮政的处理能力,在全国邮政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郑州邮区中心
郑州邮区中心在规范化改革中,以能力建设为基础,通过设备赋能、数据赋能、信息赋能充分挖掘建设成果,深化流程优化,改进生产工艺,打通堵点、连通断点,提升生产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推进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的实施。
设备赋能方面,郑州邮区中心通过工艺流程优化,建设了连接14个卸车门的不规则邮件传输线,打通了断点,降低了操作强度。通过增加理货机、六面扫、摆轮等设备,减少了人工分剔,提高了卸车效率。通过对作业不饱满的分拣线后半段进行“二汇一、三汇一”改造,实现了劳动效率提升,用工人数下降。
数据赋能方面,郑州邮区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调整作业计划,落实集中均衡作业,有效缩短了分拣机开机时长;同时,动态调整外包人员数量和出勤时长,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大数据分析,分时段、分场地强化设备的维护保养,降低因设备故障造成的机器停用,保障设备稳定正常运转。
信息赋能方面,通过新购顶扫设备的投入使用,建立了邮件“信息、图片、视频”三合一的全程信息库,实现对异常邮件的全过程追溯。
郑州邮区中心在规范化改革中,将“建好”与“用好”相结合,凸显了建设成果在生产中的高效应用,在全国邮政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