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成绩
锚定三大核心优势和八项战略任务,加快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实力大幅跃升、发展优势全面塑造
聚焦高质量发展,明确各板块的发展战略,实施有效的发展举措,集团全年完成收入7424.4亿元、增长5.9%,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6.6%(按会计准则同比口径),收入和利润规模均居世界邮政第1位。
一是聚焦提质达标、丰富内涵,普遍服务根系扎深拓宽。
按照“叠加、代理、赋能”,深扎根、拓根系、强根基的发展思路,全力提升普服质量、加快推进渠道平台转型、全面强化农村邮政基础设施新功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邮需要。普服指标达到国家监管要求,省会城市间普邮全程时限克服疫情影响,缩短至2.4天;西部建制村投递频次达标率提升至99.86%以上;机要通信保持15年万无一失。网点转型100%全覆盖,“网点+站点”运营管控持续强化,促进零收入网点从2018年的4612个降为0,零普服交易网点减少了4992个;邮务业务收入增幅达9.8%,创近年来最好水平。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取得突破,建成1081个县中心、6000余个乡镇中心、35万个村级站点;建设自提点46.4万个,同比多增29.9万个;快递进村业务量21.8亿件,为2021年的2.2倍。普遍服务牢牢夯实了邮政生存之根本,坚实奠定了板块协同发展之基础。
二是聚焦体系重构、优势重塑,寄递业务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主动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三个视角”找差距、以“三大规律”促改革,聚焦“八大市场”,实施“三差三力”竞争策略,推动“优势线路促营销、够量市场提速度”,进一步完善“五大体系”、深化“六大改革”、狠抓提质增效,构建了全面系统的经营管理体系。2022年寄递业务收入696.5亿元,增幅为6.2%;特快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增幅为24.4%,高于竞品20个百分点。揽、分、运、投、管理环节件均成本分别下降8.54%、12.13%、1.71%、9.83%、14.37%。竞争能力大幅提升,主责主业的责任担当充分彰显。
三是聚焦战略引领、转型变革,邮储银行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践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以“5+1”转型战略为引领,加快打造一流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可圈可点。资产规模突破14万亿元,较2017年底增加5.05万亿元。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完善“全面、全程、全员”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邮储银行不仅在规模上,同时在运营管控、改革创新和专业素养等方面迈出了打造一流大型零售银行的坚实步伐。
四是聚焦守正创新、结构优化,代理金融转型发展成效超出预期。
坚持“四千精神”和科技创新“两条腿”走路、线上线下“两线”融合、金融与非金融板块“两业”并举,持续推动从“做储蓄”向“生态金融”“财富金融”转型。2022年实现收入较2018年增长41%,其中,非储蓄收入较2018年增长45%,非存款AUM较2018年增长43%。自2018年以来,收入逐年跨越百亿元台阶,AUM连年突破万亿元关口,储蓄存款余额翻越3个万亿元平台。
五是聚焦价值成长、专业赋能,中邮保险新增长极加快打造。
落实打造“一流险企”战略,强化“五引”工作落地,以加大高价值业务发展为着力点,推动稳增长、优结构、创价值。总资产达4459亿元,实现收入1130亿元,保费规模提升至行业第七;长期期缴新单保费规模稳居银保市场第一;新业务价值跨越式增长,跻身行业第五。实现了发展方式从资本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发展动能由行政推动向专业赋能转变。
六是聚焦融合叠加、模式创新,农村电商平台生态初步构建。
坚持把农村电商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牢牢把握大单品、进销存管理、业务叠加三大核心要素,持续打造“919电商节”,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打造“进城+下乡、线上+线下、生态+专业”特色生态体系,上下行双向商流规模达211.7亿元;线上打造“社区+社群”营销场景,线下3.4万个网点的3.8万名渠道经理与45万个站点形成绑定关系,带动35.5万个站点成为金融客户,向网点引流客户539万人,“网点+站点”同心圆服务模式初见成效。
七是聚焦共建共享、共创共赢,“一个中国邮政”的协同优势切实发挥。
坚持协同是中国邮政最重要的战略、最核心的优势,以优势共建、资源共享、商机共创、协作共赢为目标,推动协同战略有效落地。惠农合作等六大重点项目实现收入352.12亿元,同比增长37.5%;建成邮务、寄递、保险、证券之间统一语音互转、话务接入和智能处理的智能客服平台;建成以CRM为客户中台、以“邮生活”为客户触角的协同运营平台,开展基于会员的协同营销,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变,协同优势向经营成果转化成效显现。
(二)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有效引领、体制机制弊端不断破除、发展活力全面激发
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多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实施,有效激发了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是多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顶层设计落地实施。
首家国有大行直销银行正式开业。中邮保险资管公司批筹审查工作基本完成。中邮科技IPO成功过会。政企联动成效倍增,与7个国家部委、29个地方政府开展战略合作,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召开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会议,与交通运输部共同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与商务部携手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邮政已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二是寄递六大改革系统发力。
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卓有成效。市趟改革成效突出。运输改革步伐加快。陆运网改革深入推进。揽投网改革效果明显。两集中改革扎实推进。
三是分业经营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试点相结合,制定改革整体方案。明确改革目标是让速递物流公司成为独立运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江苏省、浙江省邮政分公司积极探索、反复推演、精细测算,完善改革试点方案。
四是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健全。
全面实施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党组管理干部及各级邮政企业领导人员全面签订岗位聘任协议和经营业绩责任书;坚持市场化导向,健全选人用人、考核评价、薪酬激励等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三)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数字邮政,业技融合持续深化、科技引领作用凸显、发展势能全面积蓄
坚持上下联动、推拉结合、业技融合,通过建体系、搭平台、夯基础,有效赋能企业生产、运营、管理。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数字邮政建设提速发力。
启动实施数字邮政规划、信息化规划、数据规划,建立数字邮政治理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为打造数字邮政奠定了坚实基础。六大平台建设按下“加速键”,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一期建成投产。
二是紧扣重点任务,数据要素价值有效发挥。
聚焦赋能寄递业务发展,围绕重点场景研发67个模型,四大数据库、干线和市趟网络智能规划、够量直达等数智化工具深化应用;数字化处理中心在合肥试点取得良好成效;新一代寄递平台敏捷迭代。聚焦推进分类核算,开展产品、机构、客户等数据治理;业财一体化平台覆盖寄递、邮务主要业务场景。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建成“村社户企店”五大客群数据库。聚焦支撑协同战略落地,建成多方安全计算平台,切实推动了邮银数据合规共享。
(四)构建高标准市场化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标对表深入人心、管理能力有效提升、制度建设全面增强
构建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分层分类对标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制和制度保障。
一是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全面推进。
全面诊断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印发的746项规范性文件,系统梳理288项管理提升重点任务。开展业务外包专项整治、强化营收资金归集等专项治理,聚焦审计、巡视巡察、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针对管理断点多、潜在风险大的突出问题,重拳整治典型经营违规行为,特别是邮区中心规范化管理成为示范样本。
二是高标准市场化体系加速构建。
从发展质效、运营服务、改革创新、市场地位、风险管控等维度,初步构建总部、省级、运营层面的全面对标体系,开展80项对标提升行动,按月通报省分公司42项关键对标指标完成情况;建立“总体统筹、分层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过程管控,以“四个到人”确保工作成效。
三是总部引领发展能力不断强化。
为各板块明晰发展定位、确定发展思路、制定体系化发展战略;对业务发展、生产运营、经营管理实施全过程穿透式管理,推进管理下沉,压缩管理链条,打通卡点堵点;横向加强总部各部门间的合作协同,纵向做好各业务条线的指导支撑,快速响应基层诉求,增强了“马上就办”的时限意识、服务意识。
(五)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大局,央企责任充分践行、社会影响前所未有、“国家队”作用全面彰显
坚持“放眼全局谋一域”,在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民生中找准坐标、选准方位、发挥作用。
一是服务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初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协同联动”,金融、电商、寄递“全要素系统集成”,“村社户企店”全方位精准服务的惠农新生态,以邮政“四流”解农村“三难”的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实现农产品交易额同比增长43.5%、新增涉农贷款同比增长近17%、农产品寄递收入同比增长67.1%。
二是保供保通保畅彰显担当。
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探索出政府集采、社区团购、医药接力配送三种模式,主动兜底民生物资配送。
三是国家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作为党的二十大唯一批准上会服务单位,以最高标准、最强举措、最优服务获得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誉;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用邮服务、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专用信箱寄递等保障任务,有力彰显了品牌形象。
此外,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大力推进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金融,全面完成行业生态环保“9917”重点工程,牢牢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六)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根本好转、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党建质量全面提升
一是坚定不移加强政治建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增强。
二是坚定不移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持续推动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三是坚定不移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
四是坚定不移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干部队伍结构切实优化。
五是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利剑”作用有效彰显。
六是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政治生态持续净化。
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
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切实增强加快改革创新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深刻把握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变化,切实增强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社会用邮服务需求衍变,普遍服务亟待丰富新内涵。普遍服务是中国邮政的“根”和“魂”。随着时代变迁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用邮需求发生颠覆性变化,函包汇发等业务持续萎缩,普服转型迫在眉睫。
——“三大变化”加快演进,寄递业务亟待补齐能力短板。一是商业模式在变。快递公司通过“下沉”电商市场、“上浮”时效市场、探索物流新市场,生态化进程在加快;电商平台与快递企业通过资本纽带、战略合作等形成利益共同体,联盟化进程在加快;价格战降低了快递企业的盈利水平,精细化进程在加快。二是发展方式在变。企业管理正在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变;管理层级正在向扁平化、集中化转变;网络运营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三是管控模式在变。行业已从规模发展期、集约化发展期进入数智化管控期,从“汗水物流”向“智慧物流”加速转变。通过IT、业务和管理的高度融合,实现“下单即规划、出货即组网、异常即调整”,推动网络管控向智能决策转变;通过构建智能客服体系,实现客户服务向管理闭环转变;通过信息化手段打破业财数据壁垒,实现成本精细化核算,加快财务管控向智能化转变。四是自身短板亟待补齐。集团公司党组对寄递业务的发展战略不可谓不正确,思路不可谓不清晰,举措不可谓不具体,但改革发展依然不均衡、不充分,存在执行力、变革力、引领力、管控力不足等问题。
——行业商业模式和经营逻辑重塑,邮储银行亟待加快战略转型。一是行业商业模式的嬗变,正在颠覆银行业传统盈利模式。二是行业经营逻辑的转变,对银行业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巨大冲击。三是国有大行更高的责任担当和能力要求,对邮储银行转型发展带来挑战。
——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代理金融亟待以能力提升实现优势再造。一是储蓄存款内外“价格”双调整,稳存增存双重承压。二是竞争要素加速转变,传统经营能力面临考验。三是面对转型能力的不足,亟待以协同夯基垒台、积厚成势。四是风控合规需要加强,亟待筑牢转型发展的基石。
——行业变革纵深推进,中邮保险亟待深化价值转型。一是行业“回归本源”的价值转型趋势,对中邮保险传统的负债结构提出严峻挑战。二是行业经营要素之变,对中邮保险传统经营模式提出变革要求。
——竞争对手加速转型并下沉布局,农村电商亟待做大商流规模、提升运营能力。一是面对蓬勃发展、群雄逐鹿的农村市场,邮政农村电商的商流规模还不够大。电商行业具有典型的平台经济、规模经济效应,买家越多卖家就越多,卖家愈多买家也愈多,特点是以规模赢者通吃。头部电商GMV达到万亿元至十万亿元,邮乐GMV仅为百亿元级,不足以支撑自身生存发展,更无法催生普服业务“出新枝,发新芽”,无从为寄递造包、为金融引流。二是应对灵活多变、模式创新的行业运营体系,邮政农村电商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还不够高。机制亟待市场化,人员亟待专业化,IT赋能亟待数字化。三是针对生态布局、快速下沉的同业竞争态势,邮政在农村市场的协同优势发挥得还不够充分。迫切需要构建邮政特色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形成多维共生、互促共进、协同发展的平台生态。
(二)牢牢把握战略机遇,坚定改革发展信心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邮政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寄递业务方兴未艾。随着“双循环”战略、数字中国、网络消费等现代经济体系的深化,寄递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百姓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行业,必将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寄递“六大改革”“五大突破”及分业经营改革必将产生化茧成蝶的效应。
金融业务蓄势待发。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邮储银行已跻身国有六大行,随着协同优势的充分发挥和“5+1”战略、“六大能力”的深入推进,发展的步伐会更加坚实有力;中邮保险升至行业前七,“五引”工作落地、资管公司获批和价值转型战略,三轮驱动加速中邮保险起势腾飞。
普遍服务大有可为。依托“网点+站点”“上行+下行”“线上+线下”、交邮合作、邮快合作、商邮合作、农邮合作、邮银合作、三级物流体系、乡村振兴,普服将焕发勃勃生机。
农村电商潜力无限。农村电商一头连着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和日常生产生活所需,市场广袤无垠。中国邮政有着5.4万个自有网点和紧密合作的45万个邮乐购站点,有着大单品、进销存和业务叠加,以及金融、物流、销售商流、形成价值的信息流的无可企及的独特优势,加之市场化的机制和专业化的能力,电商牵引带来的“四流合一”协同优势指日可待。
2023年重点任务
坚持学思践悟,不折不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中国邮政的战略行动
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
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打造三大核心优势为关键,以推进十大战略任务为举措,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加快推进中国邮政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
2023年经营发展目标
收入增长5.5%,利润增长8%
要坚持战略引领,持续打造三大核心优势
一是凝聚板块合力,全面构建独一无二的协同优势。协同是最重要的战略、最核心的优势,是各板块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价值互创的禀赋所在,是获得政策支持的优势所在。
电商、金融、物流以及由此产生的数据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素,商流是目的、金融是条件、物流是保障,数据是三者相互衍生、派生、共生的聚变器。中国邮政只有以“线上+线下、进城+下乡、网点+站点”“三大核心要素”“五大合作”的具有无垠市场的农村电商为牵引,以“国际国内无处不在的物流”国家队为保障,以六大国有行之一的邮储银行和相当影响力的保险证券为支撑,辅以村村通邮、乡乡设所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地深化协同体系、完善协同机制、明确协同项目,打造“场景联通、数据贯通、价值互通”的协同模式,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商机共创、优势共建、数据共用、市场共拓、协作共赢”的协同优势。
二是强化科技兴邮,全面构建决胜未来的数智化优势。数智化是推动中国邮政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必须坚持“推拉结合”“上下联动”,以业务需求拉动IT敏捷开发、快速迭代,以科技引领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创新转型,实现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集团公司总部要强化顶层设计,各业务条线、各控股子公司要做好规划落地,协同发挥数字化系统“问题感知者、规律分析者、业务赋能者”作用,通过穿透式的流程管控能力及时发现问题,提升“见人力之所未见”的洞察力;通过对全过程、全要素的模型算法分析找到发展的普遍规律,培育“知人力之所未知”的预见力;通过流程优化、数据价值共享助力业务创新发展,增强“及人力之所不及”的智慧力,推动要素配置最优化、组织方式科学化、运营管控智能化、市场反应敏捷化,构建中国邮政的数智化新优势。
三是服务乡村振兴,全面构建广袤无垠的农村市场优势。中国邮政的资源禀赋在农村、潜力在农村、未来的优势在农村,只有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大局,持续巩固拓展农村市场,将邮政“四流合一”资源优势转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胜势,才能真正固金融之“根”、稳寄递之“锚”、开电商之“源”,使普服有“依”。
农村市场已成为群雄逐鹿的竞技场,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五大定位”,突出“六大抓手”,狠抓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体系的落实落地,全面嵌入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全面盘活“村社户企店”五大客群,全面提升农村市场客户覆盖率和重点业务市场占有率,打造中国邮政农村市场的新优势。
要坚持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十大战略任务
(一)着力提质量增效益,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普遍服务要深化提质达标筑根基、网点叠加构生态、传统业务谋创新、三级物流提能力,不断丰富新内涵,实现普服网点向“大有可为”转变。
寄递业务要以分业经营改革为契机,以“产品、运营、组织”三个维度各层级的最佳实践为依据,实施全方位变革;以全流程全环节全要素的规范化、标准化为抓手,开展体系化对标对表,使各项工作与行业齐头并进;以加快科技赋能为手段,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水平,着力实现规范化管理、时限提升、降本增效、市场拓展、改革创新“五大突破”,推动有效益的规模发展。
邮储银行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风险、深化改革三大任务,落实“5+1”战略,提升“六大能力”,全面提升核心要素、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优势,抓好对公、活期、中收、农村金融,加大消费信贷力度,为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保障,努力打造一流大型零售银行。
代理金融要以平台思维,强化协同;以生态思维,构建场景;以长尾思维,发扬“人嫌细微我宁繁琐”的传统;以能力的提升加快推动从“做储蓄”向“生态金融”“财富金融”转型,以与邮储银行、中邮保险、直销银行、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实现稳健发展。
中邮保险要坚持价值成长,强化“五引”成效,切实提升渠道能力、投资实力、数字化运营能力,加快打造一流险企,坚持自办保险优先发展,全面提高邮银渠道占比,加快新增长极战略落地。
中邮证券要加快获取公募基金牌照,提升财富、投行、投研三大业务发展质效,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型券商。
农村电商要重塑大单品、“进销存”、业务叠加等核心要素,加快夯实专业化运营能力,构建市场化运营机制,以商流带动物流、金融流,推动板块联动发展。
(二)着力建体系强管理,坚定不移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前,无论是邮储银行、中邮保险还是寄递事业部,其业务规模、管理跨度和管理复杂度都不亚于一个大型企业集团。“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大要有大的模样,大要有大的体系,大要有大的能力。
要以合规、制度、规范、市场、运营、财务、组织、考核、协同“九大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进治理体系“有规可依、职责清晰、运营高效、执行有力”,既要“道之以政”实现治理的规范性,又要“道之以德”发挥员工的自主性;要以战略引领、规范管理、任务执行、数字赋能、员工素质、市场营销、运营管控、协同共建、监督问效“九大能力”为重点,既要全面提升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治理能力,又要有“胸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局谋一域的能力。
(三)着力强对标优配置,坚定不移构建高标准市场化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动能
构建高标准市场化体系,本质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关键是要强化对标对表,通过对标对表找差距、找短板、找产生差距短板的根源、找补短板的途径。目标是实现要素配置的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必须坚持“三个视角”“三大规律”方法论,开展端到端、全流程、各环节、全要素对标对表。要聚焦“跟谁对、对什么、怎么对”三要素。“跟谁对”就是不仅要与自身发展对,更要跟行业对、跟竞争对手对,对发展规模、速度、质量、效益;跟同类省对,同样的政策,为什么有的省发展得好,有的不好。“对什么”就是要“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从预算执行、市场地位、产品供给、服务体验、运营成效、科技赋能等方面体系化开展对标,做到知己知彼。“怎么对”就是不仅要找到差距,更要以行业本质、行业规律,将对标数据打开、穿透分析,找到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明确针对性的举措,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要从总部、专业板块、省级、运营四个层面构建专业化的对标体系,坚持全面对标和重点对标相结合,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各专业条线、各控股公司都要坚持管业务必须管效益。市场化业务必须按照行业规律,结合自身实际,确保相应的效益,普服、机要、战略性业务也要明确成本和效益。
(四)着力抓重点见实效,坚定不移深化企业改革
要切实增强深化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积极稳妥推进分业经营改革,持续深化寄递业务“六大改革”,加快推进各省级邮政分公司、邮储银行组织机构改革,启动中邮保险上市,深化市场化运营机制改革。
分业经营改革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一要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二要做好分类核算工作。三要抓好改革试点推广工作。
(五)着力强应用提能力,坚定不移加快数字邮政建设
数字邮政建设要以管理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为主线,以要素数据化为根基,以数字化、数智化、数治化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市场营销精准化、客户服务敏捷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管理决策科学化、产业协同生态化,智能风控实时化贯穿其中,全力打造决胜未来的数智化优势。
一要坚持规划引领,系统推进建设。推进资源按需弹性供给,强化基础资源池化共享。推进各板块数据的打通、融通、畅通,实现底层数据合规共享。基于OpenAPI输出共享服务,做到中台能力共建共享。聚焦关键业务,建设低成本、轻量化、多样化的场景应用,促进顶层应用百花齐放。
二要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发展能力。普遍服务要以新零售运营模式为主线,推进数智邮务平台建设。寄递业务要以要素数字化、流程标准化、运营可视化为主线,做到营销、预测、规划、调度、分拣和管控的智能化。金融业务要以客户价值提升为主线,强化生态、场景、营销、渠道、运营和风控的智能化。市场协同要以发挥协同优势为主线,强化用户连接和客户运营的数字化。财务管理要以实现全产品、全环节、全要素、全成本的精细核算为主线,持续强化成本直接归集、分类核算应用、单票盈利分析和资金风险智能预警。
三要强化数据治理,夯实发展基础。制定集团公司数据管理办法,推进数据认责体系建设,优化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外部数据管理,持续提升数据质量,强化数据安全管控。
(六)着力抓协同建生态,坚定不移服务乡村振兴
要坚定不移以“五大定位”为引领,全面落实“六大抓手”,以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来构建自身优势。
一要深化典型引路,持续深耕“村社户企店”。大力推进数字化营销体系,推动重点客群精准对接、重点业务协同增效。推进“一业一策”,立足乡村特色产业市场,实现深耕一个产业、打造一个示范、带动一个县域。开展“扫村”行动,健全整村授信、整村开发工作机制,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推进以行政村为单元的网格化营销,实现进驻一个村、洞察整村客户、做透一片市场。
二要坚持系统集成,着力打造“惠农生态”。以邮政“四流”解农村“三难”为核心,突出农村电商、寄递仓储、金融信贷和公司业务协同发展,持续打造“农民获利、消费者获益、邮政获客、政府获赞”的惠农生态。
三要强化绩效考核,狠抓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落实落地。将服务乡村振兴各项重点目标任务纳入各级领导的绩效考核,压实组织、推进、督导、考核等责任,确保实现“四个到人”。持续做好定点帮扶、金融帮扶和电商帮扶。
聚力开发重点市场,优先实现与308个全国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精准对接、协同服务,提升寄递、电商、对公等重点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全面开发重点客户,聚焦225万个农民合作社、390万个家庭农场、9万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到数据驱动、靶向对接、精准营销。
(七)着力树导向强担当,坚定不移打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方位加强育选管用工作,着力建设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一要树立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坚持以“20字”要求为根本遵循,严把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真正把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二要强化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推动常态化轮岗交流,分类分层开展专业培训赋能,提升履职能力。三要健全市场化激励机制。着力推动中央《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落实落地,对能力不足、状态不佳、业绩平庸、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推行全员绩效考核,让多劳者多得、贡献大者多得。四要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从严从实做好政治监督,加强担当作为情况检查,建立领导人员负面清单;持续抓好“一把手”监督,深化选人用人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五要着力抓好重点人才队伍建设。
(八)着力严监督补漏洞,坚定不移抓好风险防控
全系统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事事落实到位的责任感抓好风险防控,做到万无一失。
一要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二要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三要构建综合监督体系,形成全覆盖、系统化、立体式的监督体系。
(九)着力聚人心激活力,坚定不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亦是企业的灵魂,文化强则企业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建设“求是求实、自强不息”的文化。建设“问题导向”的文化。建设“责任担当”的文化。建设“居安思危”的文化。建设“终身学习”的文化。建设“系统思考”的文化。建设“闻过则喜”的文化。建设“高效执行”的文化。
(十)着力净生态正风气,坚定不移加强企业党的建设
中国邮政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二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要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四要完善邮政企业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五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六要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七要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