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指出:“快包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本质是生产效率的问题。无论是时限,还是成本,都取决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的效率。邮区中心就是‘揽、分、运、投’生产四大环节中的关键要素之一。与竞争对手相比,人均分拣效率存在差异在所难免,但我们缺少与竞争对手特别是与当地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最让人着急的是同类同等规模的不同省级分公司邮区中心、同一省(区、市)分公司不同市级分公司的邮区中心,人均效率差异如此之大。这些差异我们是完全有能力予以解决的。”
2023年,集团公司寄递事业部按照刘爱力董事长指示,在行业、同类省份、省内、定额标准等四个维度全面对标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设备一目标、一场地一目标、一中心一目标”的要求,确定了2023年深化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的目标及任务,明确了人均处理效率、上机率、设备效能、收容率等具体目标,制定了2023年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任务清单。以行业对标为主要手段、以标准化落地为抓手,从强化作业组织、集中网络管控、优化工艺改造、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科技赋能等5个方面集中发力,推动改革不断深化,在精细化、自动化、数智化管控上取得突破。
在集团公司党组坚强领导下,全网狠抓23项具体改革举措及88项任务,全网通过推进定额达标落地、强化处理中心规范化管控、优化处理中心工艺流程、深入实施集中均衡作业等举措,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效率效能提升不断取得新进展。截至5月底,省际中心人均处理效率已经提升至1810件/人·日,较年初增长19%,70个省际中心已经提前实现年度目标。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细化目标任务,丰富指标体系。巩固2022年改革成效,细化目标任务,制定2023年改革目标,进一步完善任务清单,分场地、分设备设定设备效能目标,新增邮件上机率管控指标,不断丰富可量化、可衡量的考评指标体系,推进重点指标实现再提升。
二是巩固改革成效,在网格化管理、封闭管理、“6S现场管理”等精细化管理上持续发力。加强网格化管理,加强封闭管理。持续推动人岗匹配,严格落实外包“嵌入式管理”,加强“6S现场管理”,规范“色彩化管理”。强化现场管控。加强现场巡查,落实“四个到人”。
三是深化定额管理和效能提升,不断提高人均处理效率、设备处理效能和自动化处理水平。省际中心人均处理效率由1559件/人·日再提高19%,达到1810件/人·日;设备综合效能达到75%,摆轮矩阵收容率压降到4%,分拣机收容率压降到1.6%。深化集中均衡作业,不断促进效率提升。狠抓上机率,促进上机率达到80%。
四是强化流程优化、能力建设,规范收寄流程,在各环节紧密衔接上取得突破。推进工艺流程优化,实现能力建设标准化突破。加大配置小件机能力力度,小件集包向集约化、高效化、自动化转变。推广应用RFID技术,科技赋能,持续压降矩阵收容率。深化特快处理流程优化,加快处理能力建设,推行“多层胶带线+分拣搁架”工艺流程,深化四段码应用,优化完善人工分拣流程。持续推进上下环节紧密衔接,解决流程断点、堵点问题,推进全网设备集中维保体系建设,实现设备维保模式突破,保障设备稳定运行。严控“劣三类”邮件入网,杜绝无收寄信息邮件入网。严控邮件“信实不符”,规范操作减少破损邮件。
五是坚持典型引路,“抓两头促中间”,着力解决改革推进不均衡、目标实现不均衡、环节效率达标不均衡、设备整体效能不高的问题。积极总结推广先进处理中心的改革经验及管控模式,树立先进典型,变“盆景”为“风景”,引领示范全网改革推进,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充分发挥先进处理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对指标长期落后、改革推进滞后的问题单位,坚持落实“四个到人”,强化原因剖析,逐省份跟踪,定向帮扶。
这些改革成效的取得,离不开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决策和部署,离不开全网寄递运管条线上下一心的努力拼搏,进一步验证了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整体方法路径,增强了寄递运管条线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取得新进展的信心和决心。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我们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