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评论员 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今年全国两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我们必须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要求和决策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和大局意识,做好着力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工作,拿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紧密结合实际破解发展难题。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比如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中卡点、堵点仍然较多,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面临瓶颈制约,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民生领域存在不少短板等。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就要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理论武装,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坚持调研开路,坚持问题导向,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基层,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着力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紧密结合实际,打破思维定势,转变思想观念,紧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开展靶向治疗,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发展和防疫等重大关系,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好政绩观问题,解决好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要把这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都压下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也是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过程。要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已有的部署和规划,只要是科学的、切合新的实践要求的、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就要坚持,一茬接着一茬干,防止换届后容易出现的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大干快上以及“换赛道”、“留痕迹”等现象,坚决杜绝虚报浮夸,搞“数字政绩”。切实办实事、解民忧,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通过做大“蛋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探索开展“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聚焦解决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建立民生项目清单,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机制,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主题教育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激励人心。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全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一定能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