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调查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27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集邮业务发展要守正更要创新

    □本报记者 潘琛 尹航 

    通过梳理收回的656份有效调查问卷,我们可以解读出客户对集邮生肖贺岁产品的预期与需求。数据显示,60%的客户购买《甲辰年》生肖贺岁新品是因为本人有集邮习惯,看重其收藏价值;47%的客户是基于赶上自己或亲友生肖年,想买一份本命年纪念品。由此可见,文化属性和收藏价值仍是当前集邮消费者选购产品的主要理由。邮票作为“国家名片”,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属性也是当前开发的邮票和集邮产品的标签,最受客户的关注。当季集邮生肖贺岁新品在设计中凸显了强烈的生肖文化属性和纪念意义,契合邮迷们的一贯期待。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55%参与者通过邮友或集邮社交圈得知集邮生肖贺岁新品的相关资讯,47%参与者通过集邮媒体了解信息,43%参与者观看了新品发布直播,而只有17%的客户是在微博、小红书等年轻群体聚集的网络平台看到消息。这表明参与者们获取集邮产品资讯的渠道仍趋传统,当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邮迷圈,而圈外宣发拓新力量尚显不足,从集邮圈外吸引而来的“新鲜血液”较为有限,集邮文化尚需突破传统圈层,消费者群体总体年龄偏大,亟待稳存量、拓增量,吸引更多青少年集邮爱好者的加入。 

    调查结果显示,除2023中国邮票年册、集邮文化金、生肖龙专属邮品等传统设计风格的生肖邮品稳定“圈粉”外,均有23%的客户对今年创新推出的《甲辰年》生肖贺岁新品的邮票文创和龙票衍生周边产品青睐有加,邮品与潮流IP联名更成为33%参与者选购产品的理由。当下,各类创意趣味的文创产品颇受年轻人的追捧与喜爱,中国集邮把握住了这股潮流,精心设计开发的邮票文创产品和龙票衍生周边产品,让极具传统文化厚重感的邮票邮品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与魅力,产品形式的创新使集邮产品有了更接地气、更亲近年轻人偏好的传播方式。 

    在未来的集邮业务发展中,守正,不仅是守住邮票文化、收藏的重要属性,也要守住现有的邮迷群体;创新,不仅要创新集邮产品形式,更要创新培养出新一代的邮迷,助推集邮事业持续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83161158 举报邮箱 feedback_cpn@163.com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