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李’字用甲骨文是这样写的。我要把这纪念章带回老家,让家人都看看。”日前,在第十届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上,一位来自南京的李姓游客在旅游节临时主题邮局里一次性购买了20枚李氏纪念章。“这种纪念币作为礼物特别有意义,可以算作来安阳的纪念吧!”“这枚小小的纪念章可以唤醒人们对文字的敬重。人们看到这枚纪念章,不由得会想起自己的家人,这是来自甲骨文故乡的问候。”在主题邮局负责经营的李美霞兴奋地说。
尽管函件业务遇到了环境变化的巨大冲击,但安阳县邮政分公司的发展实践证明,函件业务的市场需求依然存在,发展空间也依然存在。安阳县分公司以推广甲骨文姓氏文化为主题,助推函件业务转型发展,小小纪念章、邮戳、明信片等集文化传播、城市宣传、情感交流于一体,呈现出的是安阳厚重的文化、最美的风景。据统计,第十届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举办期间,主题邮局累计实现文创产品销售收入23361元,其中销售航空折13个、甲骨文生肖纪念章588枚、甲骨文姓氏章48枚、甲骨文明信片套装4套。
邮品与文化嫁接 激活开发思维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共同形成了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唯有最早在安阳殷墟小屯发现的甲骨文字,穿越时空,沿用至今且充满活力,堪称现代汉字的鼻祖。
安阳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有3300年的建城历史,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作为文化大市,安阳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闻名于世,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感受她的神奇魅力。安阳县分公司在本土文化传播发展上,充分借助邮政网络资源优势,深耕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化传媒业务,助力文化繁荣。
来自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安阳录制现场的参赛选手来到安阳后,对甲骨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大家产生了想将自己姓氏的甲骨文印在明信片上寄送给家人的念头。这件小事,打开了安阳县分公司开发文创产品的思维空间。
随即,安阳县分公司开发出以目前破译出的167个甲骨文姓氏为题材的系列甲骨文姓氏明信片,一经推出就备受游客喜爱。紧接着,又推出甲骨文姓氏纪念章。一枚枚精致的姓氏纪念章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安阳唯一的、独特的文化符号。利用姓氏纪念章、明信片等特有资源,宣传安阳古典文化,推介安阳,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字的窗户。
传统与现代结合 提炼文化内涵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通信越来越便利,人们写信、邮寄明信片越来越少,传统的邮政函件业务一度陷入困境。这次,安阳县分公司以推广甲骨文姓氏文化为契机,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深挖地方文化内涵,持续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
在殷墟主题邮局和中国文字博物馆主题邮局内,从彩绘殷墟明信片、纪念封,殷商青铜器、玉器套系风琴折明信片,一片甲骨惊天下、安阳殷墟系列邮票,到殷商青铜器、玉器系列摆件等,应有尽有。精致小邮筒U盘、邮筒存钱罐、司母戊鼎书签、殷墟题材系列冰箱贴、甲骨文扑克牌等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引发游客陆续驻足购买。
“开设殷墟主题邮局,不仅要为游客提供一个了解中国文字文化、旅游文化、安阳文化和传承寄递情怀的场所,更要为游客提供特色旅游服务。”在殷墟主题邮局内,设有明信片展示区、DIY自助打印机、章戳加盖区、殷商文化产品4个区域。以具有殷商文化特色的纪念封、明信片、邮册、邮政主题工艺品展销为主要服务内容。在此基础上,主题邮局还可为游客提供DIY个人专属明信片现场自助设计打印、加盖甲骨文特色邮戳等系列个性化服务。
创新与转型并促 融入地方发展
“这样古色古香的主题邮局,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仿佛把我带回了殷商时代。”这是一位游客在参观安阳殷墟主题邮局后发出的赞叹。
安阳县分公司还举办“妇好出征”“商王占卜”等历史情景剧演出活动,组织开展“甲骨文竞猜”“邮美直播”等活动。为了让学生走进主题邮局,先后开展“邮驿时光”系列活动,在部分学校挑选出邮政小信使,实现邮文化和邮服务顺利进校园。举办“邮给母校的一封信”“明信片绘画大赛”“我是小小投递员”等活动2000余场、校园公益大讲堂百余场,建立校园主题邮局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实现了校方和主题邮局的双赢。
顺应时代新潮,殷墟主题邮局开发应用了“管家婆”软件,前台营业员点击键盘,游客扫码支付,营业款直接进入财务账户;后台进销存实时更新、清晰可见,营业额变化趋势、最畅销产品排行更是一目了然。通过数据分析,提高了市场需求的前瞻性和把控能动性,实现了“互联网+”的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