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金融·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8月9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员工幸福指数的六个途径

    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既是企业的职责,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与前提。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织,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大背景下,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尤为重要。让员工拥有工作幸福感,企业才具有向前发展的动力。企业的“企”,无“人”则“止”。人是引领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企业兴衰的核心因素。在管理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人,任何工作都无法进行。理性、科学地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可以发挥出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具体到一个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让员工幸福是企业应该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我们应始终将企业与员工同发展、共繁荣摆在首要位置,增加员工幸福指数,提升员工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以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与日俱增的同时,让企业客户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激发员工潜能 让员工有成就感 

    随着员工职业规划的不断发展进步,员工会不断追求事业的提升、个人价值的实现。所谓的提升,不仅是薪酬、福利待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员工个人的成长,以及潜能和竞争力的提升。要通过培训、培养,不断激发员工的潜能,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员工在实践历练中迅速成长、加快成才,充分体现自身的个人价值。让员工始终保持奋斗精神,树立为企业发展奉献青春的理念,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收益,这是培训的最终目的。让员工在团队中发挥同心同德的整体力量,在职场中发挥个人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由工作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丰富企业文化 让员工有归属感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优良的企业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一个互助互爱、相互理解的和谐文化氛围,将大大地提高员工的愉悦度,员工因此就会对企业有认同感。可以分层开展团队建设,每一个支行都是一个小团队,每一个县支行是大团队,要不定期组织谈心交流会,了解员工存在的负面情绪,用心倾听,及时化解。同时,也可时常组织一些联欢活动、磨炼团队意志的集体训练活动、文艺活动、技能竞赛活动、集体旅游等,以增加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另外,小团队的建设同样不容忽视,应该更多营造家的氛围,积极发挥小团队带头人的引领作用,让每一名员工在团队成长过程中,情感生活也能得到进一步丰富。 

    关心员工生活 让员工有安全感 

    企业对员工有关怀,员工才能对企业有感情。可以在现有的员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保障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完善的员工突发困难的帮扶体系。虽说我们现在的职工医疗保险和员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保障,可以为员工提供患病时的帮助,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往往是杯水车薪,也比较滞后,所以在员工碰到突发困难时作用不大。通过制度的修订来进一步完善员工突发困难的帮扶救助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一旦员工碰到大病或者急病,就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企业援助。这必将成为凝聚人心、增加员工安全感的有力举措。 

    同时,提升员工健康水平,也就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感。建议参照同业及其他国有企业的做法,适当增加员工每年的体检费用标准,形成正常的体检费用增长机制,使员工能够及时、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给予合理薪酬 让员工有获得感 

    对于大多数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来说,薪酬福利是企业是否关爱员工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员工工作的初级需求是养家糊口,给予员工一定的薪酬和职级待遇,并按劳定酬,让员工“人有所值”,才能留住员工,也是对员工价值的一种肯定。应多关注基层员工的获得感,要尊重和肯定基层员工的贡献度,使基层员工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相应的奖励和回报。通过让基层员工获得相对公平的薪酬回报,同时获得更多更好的升职机会,满足其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幸福指数得以提高。另外,还要营造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使基层员工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让每一位基层员工切实感到心理平衡和机会平等。 

    营造和谐氛围 让员工有幸福感 

    了解员工的想法,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是凸显企业“柔性”管理特征、彰显企业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物质条件的改善(包括收入、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比较直观;而非物质因素(主要是精神方面)效用的显现需要潜移默化的过程,间接而缓慢,常被忽视。提高员工的幸福感,既要重视物质条件的改善,更要重视非物质因素的影响。 

    改善非物质因素,就要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和睦相处、真诚相见、友善相待,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促进沟通协作,形成团队合力。虽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但企业内部也不应过度强调竞争,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协同,而不是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应该营造宽松活跃、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 

    当前,邮储银行全行上下都在推行前台台席压降和后台岗位“扁平化”,应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制定前后台人员定员标准。对待工作尽心尽力并不意味着必须牺牲休息权,“疲劳战术”其实是在透支后续投入产出的能力,尊重员工的休息权,就是对员工的健康负责、对邮储事业负责。只有把尊重员工的休息权内化为一种理念和习惯,员工通过工作获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邮储银行作为一个现代化国有大型金融企业,应努力创造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智慧和力量,让员工快乐地工作、激情地创造,从工作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80后”“90后”员工是企业的主流,也是企业的新生力量。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些员工的思想特性及性格特点,在经营管理及服务过程中考虑他们的特点,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让员工幸福 企业领导有责 

    目前,邮储银行已经进入加快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将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构建和谐企业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有大量的矛盾和冲突需要领导去化解。如何加强情感管理、化解矛盾和冲突,不断构建和谐企业,是摆在我们邮储银行各级领导面前的课题。 

    为员工创造幸福的生活既是办好企业的目的之一,也是办好企业的前提之一。“幸福的家园”是连接企业、领导和员工的“金色纽带”,应该成为企业和员工协调发展的共同愿景,成为企业领导的价值追求。用“幸福的家园”凝聚人心,用强烈的“幸福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依恋感和归属感,可以有效地改善员工与企业和领导的关系,形成上下同欲、和谐内聚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广大员工的创业热情和干劲;可以长久地保持员工对企业的高忠诚度,可以更好地挖掘员工的潜能,造就一支时刻关注企业发展、真正与企业共沉浮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尽管员工的幸福指数高低不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但员工幸福肯定会带来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客户满意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员工幸福感强了,回报企业的将是巨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发展力,员工才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乔光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