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理发师杠上了。上个月剪完头发,理发师希望办理存3000元打五折的储值卡,笔者一想,好不容易碰到个技术还不错的理发师,豁出去了,也享受下VIP待遇。可一下入坑,对方又开始推销存5000元打三折的储值卡,对此委婉拒绝,没想到对方却蹦出一句“你可真有钱”,一句话让好心情荡然无存,不仅给了他好几个白眼,还送了他一句“我就是有钱,不用你管”。又过了一个月,又到了剪发的时候,和理发师约好时间,结果理发师爽约,先给其他人剪发,让笔者足足等了四十分钟。笔者内心愤怒的小火苗越来越旺,便和理发师吵了起来,结果理发师还为自己找借口:“我们时间没有约好,下次约一个大家都方便的时间。”听了这话,笔者开始怀疑自己似乎在梦游的时候跟他约的时间。
也许有人觉得这有些小题大做,不体谅理发师们的辛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一名在社会中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不管你需要推销出多少钱的产品,都应该用你所能提供的同等价值的服务来换取,这应该是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服务交换原则”。况且,这强调的还是“等价交换”。笔者曾经看过一个段子:“现在谈恋爱已经找不到初恋的感觉了,反而跟客户聊天更有初恋的感觉,会因为客户的一句话兴奋不已,也会因为客户的一句话瞬间低落,为客户操碎了心,想知道客户现在干吗,渴不渴,饿不饿,累不累,想尽办法让客户下单,下单后还要为客户做好后继服务,晚上睡觉前还担心客户有没有出轨,和别的同行聊天而抛弃和我的约定,客户不理我的时候我会不安,我的心现在完全属于客户了。”调侃归调侃,这才是服务人员对待客户的完美方式。不可否认,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是一件追求无止尽、“学海无涯”的事情,把这件事做好需要恒心、毅力、时间和大量的人、财、物,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一家服务型企业和一名服务工作人员为降低服务质量或者为服务质量不达标而找的理由和借口,反而这件事就是一家服务型企业和一名服务工作人员发展和存在的理由。
一位朋友抱怨他遇到的一件在他看来“有点奇葩”的事情。他喜欢从国外网站购买日用品,因此,快递详情单上的信息都是英文,当快递人员和朋友沟通说“看不懂英文”时,朋友回答说:“既然提供国际快递服务,为什么会看不懂英文?”结果,快递人员一句“你的东西还想要吗”堵得朋友心塞无比。朋友说,作为一名和国际快递打交道的快递员,掌握基本的英文是最起码的职业素养,客户不能为此买单。
当然,客户也要体谅服务工作的艰辛,但为此买单的还应该是服务工作人员所在的企业。以人为本,发展来自员工,发展为了员工,为员工创造暖心、开心的工作环境,消除在服务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和不良影响。不过,这是另一篇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