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135亿元,2018年“双11”不断滚动的单日成交额就此停止,但以“双11”为缩影的我国电子商务消费市场仍在不断发展成熟。10年以来,从“双11”看我国消费,逐年刷新的交易总量除了反映互联网消费潜力持续,更折射出未来消费的趋势。
进口扩大改变消费结构。天猫国际统计数据显示,“双11”开场,6小时29分钟天猫国际总成交额超去年“双11”全天,再次印证了中国市场进口消费的爆发力。承接首届“进博会”溢出效应,今年“双11”天猫国际集合了7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9万个品牌。不少电商平台在保持原本日韩、澳洲品牌供应链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欧美市场潜力,美国知名运动零售商Foot Locker、英国知名零售商BOOTS等近500家全球品牌在今年首次入驻中国电商平台。
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加深。电商智库网站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新零售”等改变不断落地的情况下,消费者双线购物趋势明显。阿里方面表示,本次“双11”有北上广深杭等城市的100多个“新零售”商圈、20万家智慧门店加入相关促销活动。今年“双11”13时左右,居然之家全国260余家门店销售额突破100亿元。11月1日以来,盒马鲜生线下门店成交额比平时增长20%左右。
互联网消费带动产业数字化。纵观“双11”10年发展历程,互联网消费改变物流等配套行业的发展最为直接而明显。快递物流在仓储、分拣智能化、通关便捷化等帮助下,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据菜鸟网络“双11”期间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过与海关总署的关务系统对接,天猫“双11”进口包裹清关和通关效率大提速。“双11”开启后约9小时,进口订单清关量突破1000万单,比2017年快了10.5小时,智能物流骨干网已在全国部分跨境保税园区实现“秒级通关”。□仲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