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镇头村对很多建德当地百姓来说可能都很陌生。镇头村地处偏僻,又缺乏资源,是真正的无优势、无特色、无产业的“三无村”。然而,随着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在当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号召下,各村都走向了“乡村变革”之路,“文化大礼堂”成为这场变革中的重头戏。建德市邮政分公司紧抓这一契机,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大礼堂”项目建设,成功在镇头村的“文化大礼堂”项目中打响头炮,实现文化传媒业务收入32万元。
第一笔6000元的业务
今年,为实现传统函件业务的转型发展,建德市分公司将农村“文化大礼堂”“墙绘”等业务纳入重点项目,并专门成立了“党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小组,推动项目的开展。
为做好“文化大礼堂”项目,建德市分公司市场部参照金融走访模式,制定了详细的走访计划,开展村社建档活动,并要求各支局及市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营销团队对所有行政村及较大的自然村进行全面走访。陈爱萍作为集邮与文化传媒部的一名资深营销员,在走访镇头村时,了解到该村正在筹划建设文化大礼堂,投资额比较大,并已申报了浙江省第1万家文化大礼堂建设项目。
然而,镇头村已将该项目整体委托给杭州火石公司策划、设计,其他企业再介入的机会几乎为零。虽然如此,陈爱萍还是向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了邮政的专业策划团队和经营能力。没想到过了几天,村支书打电话给陈爱萍说要制作一个“镇头大队”的标志,因时间较紧张,看邮政能否帮忙制作。尽管只是一笔6000元的业务,但陈爱萍还是爽快地一口答应下来,与设计员前往实地测量并进行设计制作。最终提前1天完成了制作,质量和整体设计让客户很满意。
加强沟通 不放过一丝机会
根据前期的走访了解,此次镇头村花重资打造的“文化大礼堂”项目涉及的范围很广,除了传统的文化大礼堂外,还有小人书展陈馆、火花文化展厅、故事长廊等。后续还将建设镇头水库纪念馆、时光照相馆、童年记忆跑道所,还包括党建橱窗、各种标语牌等。
看到还有进一步合作的空间,陈爱萍便在日常加强走访联系,并主动介绍相关设计方案,在整个项目的建设上给予一些建议和意见,展示之前邮政在相关项目上的成功案例。同时,建德市分公司还专门组织陈爱萍的营销团队成员前往兄弟单位学习经验。
几次接触后,镇头村村委会负责人看到了邮政的诚心和专业精神,决定将宣传橱窗这一部分业务切分给邮政去做。初步合作意向达成后,建德市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设计员与合作的广告公司等便马不停蹄地开展前期工作。陈爱萍具体负责双方的沟通衔接。在确保合理分配利润的前提下,建德市分公司尽量从客户的角度着想,考虑这一部分业务与整个项目的整体搭配风格、颜色、材质、内容、大小等,处处从细节入手,力求突出主题、做精做美。当经过多次改稿和探讨后,制成后的效果让村委会的几名负责人连连竖起大拇指。继而,后面的党建墙、270余块家风家训牌等项目的制作也统一交给了建德市分公司。
从“三无村”变成“三有村”
9月21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农业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浙江省文化馆、建德市委和市政府承办的“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活动省主会场活动在镇头村文化大礼堂举行。镇头村文化大礼堂作为浙江省第1万家文化大礼堂在各大媒体前精彩亮相。其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丰富的功能受到了省、市及当地政府领导及百姓的称赞,镇头村从原先的一个“三无村”实现了“三有村”的华丽蝶变。
在此项目中,建德市分公司承接的宣传栏、党建墙、家风家训牌等也一并亮相,获得了很多赞誉。此次活动结束后,镇头村名声大震,成了建德市的“党建阵地示范村”,同时展现了邮政在“文化大礼堂”项目中的实力和专业。
目前,镇头村的“文化大礼堂”项目还在进一步完善和升级之中。据悉,今后还将陆续引入民宿、旅游等项目,待建的游客接待中心已争取到政府支持资金100万元。通过这次合作,镇头村村委会对建德市分公司的专业能力已非常认可。而建德市分公司也将继续趁热打铁,争取达成更多的合作项目,在该市的文化大礼堂建设中开辟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