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金融·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月24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资管行业转型 为居民提供优质理财服务

    2018年对于资管行业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的出台使资管转型方向更加清晰、明确。在这一年里,银行资管业务也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例如,理财业务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提速、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快筹建等。那么,银行机构将如何进一步落实资管新规对其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要求?未来银行理财市场转型路在何方?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徐学明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解。 

    问:邮储银行资管业务已历经10余年发展,请您介绍一下资管业务开展情况以及相关经验。 

    徐学明:资产管理行业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社会融资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邮储银行是普惠金融的倡导者和积极践行者。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机构的正确领导下,10年来,其资产管理业务依托庞大的网络资源和零售客户资源优势,有效满足了广大百姓的理财投资需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其他商业银行、资管机构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自2017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邮储银行提前谋划,按照“规范先行、平稳过渡、严控风险”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产品转型为主线、系统建设为重点、运营提升为支撑的转型方案。其资管业务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零售客户占比高。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服务零售理财客户2302万户,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9%;零售客户理财规模达7281亿元,占总理财规模的比重为92%,高于行业平均值22.5个百分点。二是理财产品结构好。开放式产品占比80.2%,高于行业平均值23个百分点;保本产品仅占0.44%,低于行业平均值30个百分点。资金来源稳定、周期波动小,是邮储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优势。三是大类资产配置种类全。坚持资产轮动和分散投资理念,大类资产配置涵盖固定收益、权益、另类投资领域,多策略投资覆盖了QDII、港股通、定增、可交换债等大类产品。 

    问:2018年,资管新规的落地实施进一步引导银行资管业务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管产品募集资金,以支持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那么,邮储银行是如何通过资管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 

    徐学明: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决策部署,邮储银行资管业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能力和资金优势,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通过债券投资、定向增发、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多种直接融资工具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1800多家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投资余额达到3740亿元,累计投放ABS等结构化资产共计1820亿元。 

    二是培育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创新形式累计签约360亿元,助力行业资源整合,推动军民融合,为制造业注入新动能,投资领域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军民融合等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 

    三是重点支持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截至2018年11月末,邮储银行理财投资民生工程项目49笔,合同金额达626亿元,主要投向交通、基建、环保、棚改、水利、新型城镇化建设、旅游、高新技术等重大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 

    四是股债并举服务民营企业。重点通过信用债、企业债以及股票质押等投资品种,支持企业日常经营融资。同时,以优先股、可转债、可交债、定向增发等股权投资形式,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优化融资结构。2015年以来,理财支持民营企业累计投资超过1000亿元。 

    问:资管新规对资管业务转型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要求,目前邮储银行都采取了哪些举措推进落实转型工作? 

    徐学明:在转型和发展布局上,邮储银行全面推进理财业务的净值化转型工作,制定了“一主三辅多策略”的发展布局,即以现金管理类产品为主,以定期开放式产品、封闭式产品、投资周期型产品为辅,以多策略产品为补充。经过近1年的努力,业务转型效果初显,净值型产品占比达到10.2%。 

    在内控合规制度建设上,一是建立分工明确、相互衔接、协调运转的管理机制;二是明确风险标准、资本管理和限额管理要求;三是提升组合管理能力,强化流动性管理;四是提升重大风险自主应急能力。 

    在信息系统建设上,邮储银行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聘请在资产管理行业具有丰富咨询经验的、全球一流的德勤咨询管理公司,规划设计新一代资管系统建设方案,按照“一体化、智能化、贯通式”建设原则,通过重塑业务流程、提升科技赋能、突出多场景应用,形成了14项提升方案,共计41项提升举措、2200个功能点,力争打造集销售管理、产品管理、投资管理、嵌入式风控、智能运营于一体的国内领先的资管业务平台。 

    问:据了解,银行资管业务转型的最大瓶颈在于打破刚兑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管理。您认为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转型方向在哪里? 

    徐学明:资管新规的颁布,对资管行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短期看阵痛难免,但从长期看,则有利于银行理财业务健康规范发展,应该说,资管新规开启了一个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的新纪元。未来,机构分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商业银行应该把握机遇,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转型。 

    一是产品净值化。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现有银行业22.6万亿元的表外理财产品,到2020年末要全部转化为净值型产品,在此过程中投资者教育是一个难点,需要商业银行做扎实细致的工作。二是客户差异化。要打破刚兑、实现“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这一目标,对产品要进行风险等级分类,对客户也要进行分层管理,需要基于客户的不同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研发相匹配的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三是服务大众化。理财新规将银行理财的起售金额从5万元下调至1万元,这将有助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普惠化,覆盖更多的普通投资者。四是科技智能化。理财业务未来的趋势是公募化和净值化,需要银行将数字科技运用在财富管理全价值链的分析与应用当中,构建智能的客户分析与服务体系,通过科技赋能,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和风控水平。五是运营公司化。设立理财子公司将从资本、法人等方面与银行进行隔离,既能够有效防止理财业务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又能够激发资管业务转型发展活力。 

    问:随着理财子公司申筹工作的正式启动,银行理财正式步入“转轨”进程。理财子公司要想在与其他资管机构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您认为应从哪几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 

    徐学明:与其他资管机构相比,银行理财子公司具有渠道、客户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但作为新生机构,要想在与其他资管机构竞争中脱颖而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顶层设计:一是明晰战略定位,从银行全局统筹思考客户端和资产端的业务布局与业务模式、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节奏,实现与银行的双向、深度协同发展;二是设计发展模式,子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特别是母行在客户、产品、渠道等方面的资源禀赋,设计相应的组织架构、投研体系、风控体系和信息系统架构,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优化管理机制,银行理财子公司需要从投研能力、产品组合能力、风控能力等方面补足短板,建立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人才竞争力。□赵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