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对保险业尤其是对中邮保险、建信保险等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系保险始终是保险投诉的重灾区,如何在新形势下回归本源,严控销售误导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内容。
市场乱象整治对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影响
银行系保险公司均为近十年成立的新型保险公司,主要都是依托本集团内银行开办保险业务,内控制度不如中国人寿、平安等大型保险公司完善。该通知的出台全面梳理了股权、公司治理等8个乱象,涉及公司合规管理的方方面面,督促银行系保险公司完善合规内控体制。
另外,银行系保险公司基本都是依靠公司内部的行政命令来推动,保险公司和代理机构之间难以形成实质性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现在以风险为导向的严监管模式下,银保监会严惩重处的监管方式将成为保险业市场乱象治理的常态。实行双罚制,将对高管产生重大震慑力,此举也会督促银行系保险公司逐步从过去认为合规影响业务发展转变为有效的合规管理不被处罚就是创造效益,合规的重要性将得到正确的认识。
近年来,部分银行网点对于保险期限、现价、收益有很多不实陈述,很多客户投诉去银行办业务存在存款变保险的情况。银行系保险公司大多是“管办分离”的形式,在承保质量和理赔服务上难以有效跟踪管控。该通知的实施,将倒逼银行系保险公司通过各种手段,确保客户信息真实性和杜绝销售误导行为发生,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银行系保险公司应根据该通知要求,从总部、省分支到银行系保险代理机构针对存量业务、增量业务,对照该通知的标准,明确细化具体职责,全面摸排存在的风险,按时点进行总结整改,严防金融风险的发生。
现阶段银行系保险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保险公司和代理机构的合规标准不统一。在当前严监管的形势下,监管部门出台多项制度加大对销售误导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及整治力度。银行系保险公司和代理机构同属一个集团,保险公司将大多数业务委托代理机构全权管理,存在合规标准不统一导致网点人员销售执行不到位情况。
代理机构缺乏销售的主动性,专业技能差。银行系保险公司的业务开展大多靠内部的行政命令推动,网点销售人员缺乏学习合规销售的主动性,导致销售误导情况频繁发生。尤其是现阶段大力推广线上销售后,部分网点理财经理对柜面销售不熟悉,导致承保、保全等业务操作耗时长,双录不规范,提供材料不完整,待后台审核发现问题后,需通知客户再次前往柜面补充提供材料、补充双录等,导致客户缺乏对银行保险专业性的认可,影响银行系保险公司产品拓展,特别是十年期以上的长期期交业务发展缓慢。
客户信息真实性问题突出。银行系保险公司的业务主要依靠银行网点员工对客户进行销售,客户信息真实性问题比较突出,除了承保差错,主要是网点柜员刻意回避电话回访。部分柜面人员对分红的不确定性、退保损失等未跟客户讲解清楚,导致后续回访过程中客户退保率较高,网点人员对回访存在抵触心理。同时,“人情单”在银行保险销售时仍然存在,网点人员直接留存本人电话。此外,保险公司总部集中作业中心回访,模板化的话术让客户对保险产生恐惧心理,回访时也没有充分考虑客户个性化需求。一些网点销售人员为了降低退保率,篡改客户电话,代替客户接受回访,影响客户信息真实性。
新形势下银行系保险公司合规管控的建议
建立标准化的保险合规操作流程。很多银行系保险公司与代理银行同属一个集团,各自有独立的合规稽查人员管理保险合规工作,存在合规标准不统一的情况。此外,对合规标准的理解不统一、不一致,也是导致网点执行错误引发监管处罚的原因之一。对此,保险公司作为专业机构,要加强与监管机构沟通,逐条认定合规的标准操作模式;同时,和代理银行加强沟通,建立明确的保险合规化操作流程,成为双方检查人员的检查依据。在制度设计上,要以合规化操作流程为激励引导,内部加强处罚追责,让银行转变经营理念,进行合规营销。
明确合规定位,充分发挥“总省级”合规作用。根据近年违规处罚情况的统计,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发生在分支机构,明确总分公司的合规定位,是该次市场乱象治理的目标。总部要多发挥标准化流程建立、内控制度完善、技术系统支撑及产品设计的宏观指导作用,充分调研省分支机构需求和网点销售的需求,设计去同质化、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省级分支机构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因为银行系保险公司基本没有银代管理员,大部分具体工作都委托代理机构处理,所以对于可以建立集中作业中心的,如回访、保全等实操作业中心可建立在各省级机构,或对于业务量较大、需重点发展的地市可划片区建立相应的作业中心,由各省级机构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地提供后续服务,提升对网点的扁平化业务支撑和客户满意度。
探索开展“1+1”专属合作模式,提升专业能力。目前,银保渠道一般销售3家保险公司产品,同时,银行业务种类繁多,金融网点理财经理对自家保险公司产品需从承保到后续保全、续期全面跟进,没有保险公司银代员协助处理,部分网点非专职理财经理更需承担较大的工作量,反而不利于专业地做好每项工作,导致销售、承保、客户档案差错。因此,积极探索建立“1+1”专属合作模式,将极利于银行系保险公司后续合规发展。
完善合规检查队伍建设,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当前,银行系保险公司仅在省分层面有少量合规人员,大部分无地市机构,靠保险公司的合规人员开展检查,效率低下。对此,要充分利用集团内原有的省市县合规检查队伍,主动将保险检查内容融入集团各项日常合规检查中,加强对检查人员的保险合规知识培训,切实做好保险中介市场治理;充分利用集团内合规检查网,将省分保险公司合规人员抽查和集团检查人员现场检查相结合,强化多种形式的合规监督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丰富科技手段,前置合规管控。对于客户信息真实性审核、客户身份认证、业务资料完整准确性审核、双录等依托网点完成的工作,开发相应系统可实时进行在线指导、在线传输,同步完成后台审核,如电子化免填单、影像实时扫描后台认证、双录实时质检等系统,将合规操作前置网点一线,确保每单业务操作规范。同时,保险公司与银行相关系统要充分对接,随时互通数据信息、调阅网点录像,查看是否存在客户信息数据不匹配、买保险送礼品、张贴违规宣传折页等情况。此外,开通云服务软件,实现购买保险现场同步完成后续合规服务如电话回访等,提升客户体验。□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