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沫阳镇江亭村村民罗家政的果园里,绿油油的脐橙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果子,煞是好看。
果园里,罗家政带着自家工人及两名黔南州邮政分公司的揽投员正忙着采摘果子。“昨天接到你们的电话,我们就开始准备果子了,没想到你们都来了,果子还没准备好,真是麻烦你们了。”63岁的罗家政笑着说。
“罗大伯,只要您家的果子卖得好,我们来帮忙不算什么。”揽投员黄保道笑着说。“是嘛,我们的‘黔邮乡情’电商平台不就是帮大家卖农特产品的吗?只要东西卖出去,你们高兴,我们也高兴嘛!”正在摘果子的揽投员王惠壮笑着接过了话茬。
忙碌了1个多小时,满满一车脐橙被打包装箱运走。看着逐渐消失在山路上的绿色邮车,罗家政感叹道:“要不是搭上邮政的电商平台,我的果子今年还不晓得咋个办哩!今年才半个月时间,我家的果子就在‘黔邮乡情’上卖了2万多公斤,今年的果子终于不愁卖了,甚至连自家吃的果子都不够了!”说着说着,罗家政便笑得合不拢嘴。
罗家政种脐橙已经有好几年了。2012年,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在罗甸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罗家政承包了村里的50亩荒坡,种上了脐橙。在全家人的精心管理下,2016年,果园挂果了。“因为是初产果,50亩果园只有1万多公斤果子,量不大,卖了几个月也就卖完了,当时还没感受到果子滞销的压力。”罗家政的妻子蒙泽欢说。
没想到的是2017年果园大丰收,看着大个儿大个儿的果子压弯了枝头,罗家政夫妇却愁上了心头。“一下子近4万公斤果子,我们都不晓得要卖到哪里去,要卖好久才卖得完。”罗家政回忆道。当时,为了卖脐橙,罗家政想了不少办法。从果子采摘起,罗家政一家就开着两辆三轮车拉着果子到罗甸县各个乡镇“赶乡场”。
“县里所有的乡镇我们都去过,最远的红水河镇要跑两个多小时才能到。我们经常是头一天装好果子,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了,早饭都顾不上吃。”罗家政说,但就是这样,脐橙也卖不动,经常是两车脐橙卖不掉半车,到了下午还得拉回家。
除了“赶乡场”外,罗家政一家还趁着过年的时候在罗甸县城农贸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脐橙。“那时候,从早到晚都守在摊子旁边,晚上就生个火盆,打地铺睡在摊子旁边。但就是这样,一天也只能卖掉150多公斤果子,还卖不起价钱。”为了卖脐橙,罗家政一家大年三十都守在水果摊旁边。由于找不到销路,这些果子到来年春天才陆陆续续卖完。
“果子结得不好,发愁;果子结得太好,担心卖不出去,也发愁。”往年“两头愁”的罗国政从村党支部书记王正学那里得到了好消息:“听说邮政有个什么电商平台,可以帮忙在网上卖水果,我都打听了,沫阳镇里怀村的葡萄柚和血橙就是邮政帮着在网上卖的。”罗家政找到了沫阳镇邮政支局局长黄道兰,希望邮政能帮他解决销路。不久,罗家政接到了罗甸县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周永韵的电话。“他们说要来我的果园看看。”罗家政回忆当时的情景。
第二天,周永韵和几名邮政工作人员走进了罗家政的果园,登记信息、给果树拍照,前前后后忙活了两个多小时。罗家政的心里有底了。“自那之后,邮政工作人员经常来果园服务,认真得很。”
“去年11月中旬,周永韵给我打电话,通知我提前准备好1000件果子,打算要放在平台上卖。”罗家政说,这可把他乐坏了,但因为从来都没有把果子打包寄到外地去卖过,罗家政一家人也不会打包,看着时间一天天临近,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让罗家政没想到的是,距离正式销售前两天,邮政工作人员又来了,还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打包,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钟才休息,中间连晚饭都没吃。这让罗家政很是感动。
去年12月30日,罗家政的脐橙开始在“黔邮乡情”上销售。仅仅两个小时,2500公斤脐橙被一抢而空。“两个小时就卖了3万多元,要是我还是‘赶乡场’的话,不晓得要跑多久才卖得到这么多钱。”如今,罗家政已经卖掉了3万多公斤果子,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罗家政看着远处的山头信心十足,他打算今年再承包30亩荒山种脐橙,争取多挣点儿钱。
“近年来,黔南州分公司积极响应精准扶贫战略,重点助力黔南州农产品线上销售,让政府满意、农民受益,进一步树立邮政电商扶贫品牌形象,为黔南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黔南州分公司总经理周明的一番话给罗家政吃了一颗“定心丸”。据悉,黔南州分公司也将和罗甸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助推农产品出山,罗家政再也不用担心脐橙销售是“一锤子”买卖了。
丰收的果园里常见邮政工作人员(右)的身影。 |
邮政工作人员(中)帮助果农采收脐橙。□聂悠瑞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