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党建·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3月5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递路上的夫妻档
□郝晓庆

    2月4日,农历除夕,清晨5点,北京市东四邮政支局投递部的投递员杜明良、楚维英两口子起床后抓紧时间洗漱,迅速吃了几口饭就骑着电动车出门了。7点,两人准时到达单位,和同事们一起对报刊和信件进行分拣、排道。一番忙碌之后,9点半,他们分别骑着电动车开始挨家挨户投递。12点多,完成上午的投递工作,回到单位,两人一起吃上一顿简单的午饭;13点,再次整理好邮件开始下午的投递。19点,结束一天工作的夫妻俩回到出租屋,开始忙活起年夜饭,等他们将一桌饭菜做好后,电视机中也传来了熟悉的春晚开场音乐…… 

    这是杜明良和楚维英夫妻俩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工作与生活的真实情况。“今天过年,咱们多做几道菜,明天带去给同事们尝尝。”杜明良笑着说道。“爸爸妈妈,过年好!爱你们!”年夜饭刚摆上桌,远在四川老家的两个女儿给楚维英打来了视频电话,杜明良赶紧凑到手机屏幕前。视频中两个女儿和爷爷奶奶围坐在沙发上,一家六口通过手机唠家常、叙亲情、话新年。今年是这对夫妻俩在东四投递部度过的第4个春节了,从除夕到大年初六,夫妻俩都按照这样的时间表度过。 

    杜明良和楚维英都是四川泸州人,2008年,夫妻俩来到北京打工,做过小买卖、当过环卫工、干过临时工……2014年,杜明良来到东四支局投递部,成了一名投递员。“他可是个热心肠,总是闲不住,而且人缘特别好。”说起杜明良的工作,投递部主任霍守纪说。杜明良负责的道段都是老旧居民楼,没有电梯,每当看到有老人拿着东西上楼,他就主动搭把手,帮着把东西带上楼。由于经常做这种分外的事情,杜明良回班时间通常比别的投递员晚。以心换心,杜明良的行动赢得了好人缘,经常有客户跑到投递部,感谢他的帮忙。 

    2016年,在杜明良的建议下,妻子楚维英也成功通过东四支局的应聘考试。投递工作这么辛苦,杜明良为什么要介绍妻子来当投递员呢?“在这儿工作舒心啊,客户对我们特别好。我们出来工作,不怕吃苦,怕的是不被人尊重,我觉得在这儿工作自己挺受尊重的,干活就开心。”杜师傅如是说。楚维英说:“自从老杜到邮局上班后,我觉得他变化挺大的。以前他跟个闷葫芦似的,不爱说话,当上投递员以后像变了个人,下班回家后经常哼着小曲,还会给我讲工作上的事情。听他一说,我觉得这工作虽然累儿点,但是干得顺心。”来邮局后,楚维英也用自己的真诚、善良、热情赢得了周边居民的好评。她拾金不昧,在投递路上捡到钱包后,千方百计寻找失主;她认真负责,客户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收到包裹,她半夜1点骑电动车给客户送包裹。 

    春节期间,一部分民营快递歇业了,很多投递任务就落到了邮政部门的肩上。因此,自从进入东四支局工作以来,杜明良和楚维英春节就没回过老家。“虽然也想回家陪陪孩子,但看着投递部这么多活儿,心里不踏实,干得差不多了再走吧。”看着手机中两个女儿刚刚传来的拜年视频,杜明良说道。 

    最近一次回老家是去年12月。因为父亲生病去世了,楚维英回去小住了10天。“当时,小女儿住校,课间我跟她在校园里聊了10分钟。大女儿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在家待了一天就回学校了。看着两鬓斑白的妈妈,我当时心里挺难受的,自己不能常伴她们身边,觉得挺对不住她们的。”说到这儿,楚维英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之后,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补充说:“好在家里人都挺理解我们的,孩子们也都很懂事,今年本来我们计划让她俩来北京一起过年,两个孩子说路费太贵,还是算了。有句话说得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夫妻没什么文化,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工作,尽最大的努力让两个孩子好好读书,将来学有所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