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怀银) 3月12日,随着“叮铃……”提醒铃声的响起,安徽省马鞍山市邮政大厦支局负责人魏戎手机微信上显示,与她手机绑定的邮筒中,有一封待被揽收的信件。微信提醒是智慧邮筒管理系统后台发出的。目前,这样的智慧邮筒在安徽共有1970个,占全部邮筒(箱)近90%。“以往每天开筒两次,现在只要有人投了信件,我们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可以及时取件,加快邮件处理速度。”魏戎说。
“邮政信筒(箱)是邮政普遍服务的基础设施。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对邮筒(箱)的设置、开取次数都有明确要求。我们开发的智慧邮筒管理系统,是应用技术手段提升普遍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安徽省分公司渠道平台部工作人员柯阳介绍说。智慧邮筒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新技术,采用“光敏+红外线感应”技术集成,对现有的邮筒(箱)进行升级改造,在邮筒内安装强磁力吸附式移动设备。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包含邮筒(箱)编号、详细地址及经纬度信息、开箱频次和时间、开箱员信息等7大类19项内容。用户投进邮件,触发设备将数据传送到系统后台,负责该邮筒(箱)的投递人员手机就能收到提醒。系统后台还具备开箱预警、远程监控、投递员考勤管理等功能,确保按照普遍服务要求及时开箱。
在2018年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安徽省分公司于今年1月开展了系统使用培训,安装智慧邮筒设备,上线运行管理系统。“目前,系统运行良好,每一个邮筒(箱)的开箱频次和时间在系统里都有数据。投递员的开箱时间和次数系统都有记录,若没有达到规定的频次,系统就会提醒并预警。”柯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