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一会儿你送报纸经过我这里时,麻烦过来收个包裹。”4月2日上午9点多,正当安徽省阜阳市邮政寄递事业部鼓楼普邮营业部投递员张颍快步小跑送报纸时,兜里的手机滴滴响起,她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微信,嘴角上扬,马上回复客户。20分钟后,张颍便骑着电瓶车出现在温州街的衣福缘服装店,上门揽收包裹。
从今年1月份开始,阜阳市6个城区普邮营业部的投递员正式开始收寄包裹,这对习惯了投递的“小蜜蜂”来说是项新业务。在业余时间,张颍和同事们经常凑在一起研究包裹资费表、收寄验视制度、包裹包装要求等,逐渐进入了揽投员的新角色。
为帮助普邮投递员尽快适应新角色,城区寄递事业部建立了帮扶机制,要求揽投营业部和普邮营业部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协助其进行快递客户开发、业务指导、邮件处理等工作。同时,组织客户经理将培训送到营业部,全面提升普邮投递员的揽收技能。
一季度,城区寄递事业部组织普邮营业部开展“开门红”劳动竞赛。投递员们纷纷行动起来,在投递报刊时多说一句话,宣传寄递业务。如今,大家每天出班时,会习惯性地随身带着名片、快递产品宣传单,走进单位、经过店铺、遇到订户时,都会主动介绍寄递业务,询问寄递意向。2月份,开发区普邮营业部投递员周景峰在阳光绿源小区投递报刊时,了解到新入驻的物业公司要寄递一批催款函给业主。在结对帮扶单位的协助下,与物业公司负责人深入洽谈,成功揽收标准快递998件。“以前一直习惯了送报纸、约投挂号信,对揽收业务不了解。现在角色转变了,发现揽收业务做起来以后,客户跟咱的关系更紧密了。”周景峰颇为自豪。
“转变揽投角色需要一个过程,在培养和增强揽投员揽收意识上,我们营业部有‘三把刷子’。一是培训,学揽收知识,提揽收技能;二是取经,每天晨会上分享揽收成果、经验、体会;三是激励,制定每天的揽收目标,对达标的员工,拿出一部分绩效进行奖励。”开发区普邮营业部经理郝鹏伟介绍说。据了解,该营业部投递员每月增收的揽收奖励从100元到600元不等,企业有效益,员工有实惠,投递员们干劲十足。
转变的不只有投递员,还有普邮营业部的内勤人员。“以前客户来寄邮件,我们都引导客户去营业窗口办理,现在我们会主动为客户讲解邮件资费、寄递时限。”鼓楼普邮营业部员工李明慧说。在该营业部门口还新增添了一张包裹处理台席,上面摆着包裹包装样品、电子秤、发泡纸、宣传单等物品。6个城区普邮营业部里纷纷透着转变业务定位后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