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金融·同业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19年4月11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行长、党委书记兼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局长 陈建华
尽快完善雄安新区金融产业布局

    2018年12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成为新区规划建设的刚性约束。根据《总体规划》要求,新区高端产业布局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形成起步区、外围组团和特色小城镇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现代金融业作为新区重点承接和发展的高端服务业之一,《总体规划》明确指出,要形成总部金融集聚效应,构建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依法合规推进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为此,建议尽快完善现代金融产业布局规划,最大程度发挥金融支持新区建设和发展的作用,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完善金融产业布局的必要性 

    完善金融产业布局是新区发展定位的内在要求。《总体规划》定位新区要建设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并构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以及开放发展先行区。一方面,金融发展是新区实现定位的必然要求。就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而言,实体经济是着力点,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人力资源是关键,现代金融是核心。另一方面,金融发展是新区实现定位的重要手段。绿色金融是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的可持续融资模式,发展现代金融产业是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的重要内容,推动金融资源自由流动是协调发展示范区的基本要求,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是开放发展先行区的优先选择。综上,应该在新区范围内完善金融产业布局,构建全国现代金融体系标杆和样本,打造金融机制、体制新高地和对外开放新高地。 

    完善金融产业布局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必要前提。《总体规划》明确指出,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存量以及符合新区定位和长远发展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增量。按照雄安新区建设的相关要求,要加强规划设计,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充分对接疏解方需求,形成便于落地、利于发展和体现新区特质的承接功能布局。因 此,完善新区金融产业布局不仅有利于当前金融产业承接的建设安排和资金融通功能的发挥,还有利于未来支持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在有序、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金融功能存量的基础上,为承接北京非首都金融功能增量留出空间。 

    完善金融产业布局是发展新区高端高新产业的必然选择。《总体规划》指出,现代金融业作为高端高新产业的重要内容是雄安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这里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现代金融业的自身发展,主要包括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业态的丰富、金融创新的实现以及金融开放的深度;二是现代金融业对其他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支持,主要包括各类金融服务和产品、金融基础设施以及资本市场。因此,完善新区金融产业布局既可以满足金融产业自身发展的空间需求,确保各类金融业态机构集聚,又能结合其他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特点和空间布局,统筹规划金融功能布局,深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相关建议 

    一是增加制定雄安新区现代金融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完善金融发展顶层设计。为确保有序推进各类金融功能的实现,专项规划至少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要进一步明确雄安新区整体金融功能定位,合理谋划与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天津的金融发展关系,实现错位发展,真正实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和城市融合;第二,要设计《总体规划》中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规划、金融业对外开放规划以及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旨在鼓励金融创新、激发金融活力;第三,要统筹现代金融业发展时间安排,在新区建设阶段,主要发展具有扶持性、基础性和持续性特征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对接新区建设需要,在新区发展阶段,主要发展市场化、创新性和高端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逐步适应功能完善、生态绿色的放射状、组团式发展格局新要求。 

    二是明确新区不同区域金融布局的功能定位。《总体规划》中共有三处涉及金融发展和布局,分别为:启动区承接金融机构疏解及建设金融总部,建设国际“金融岛”;起步区重点承接金融机构,起步区中部建设区域性资本集聚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和金融创新中心,在起步区东西轴线集聚金融机构;南部特色小城镇开展包括科技金融在内的特色产业。综上,可以考虑构建“一核三带一点”的金融产业布局。“一核”以启动区“金融岛”为依托,功能定位为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形成新区金融业发展的核心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中心和决策中心。“三带”即在起步区建设“产融结合示范带”,以区域性资本集聚中心为基础,助力新区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组;“财富管理示范带”引入各类金融业态,推进全国股权交易中心设立,提升新区金融产业国际竞争力,吸引国内外资本流入;“金融创新示范带”建设全国绿色金融产品交易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引导新技术在普惠金融、证券交易、金融监管等领域先行先试。“一点”即南部科技金融特色小城镇,结合外围组团及其他特色小城镇产业布局结构,发展融资担保、科技保险、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金融业务,超前布局数字金融,推动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业融合。 

    三是确保金融产业布局及专项规划的弹性,为未来现代金融业发展预留空间和可能。一方面,新区建设规划期限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1世纪中叶,在跨度如此长的时间范围内,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形势、科技发展趋势和城市总体格局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应该在“一核三带一点”金融产业布局原则的基础上预留空间,保证新金融业态的及时进入。另一方面,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在体制、机制上赋予新区一定程度的金融创新、金融科技和金融改革开放超前发展的自主权,提升新区全球金融竞争力,并为构建未来金融体系新规则、新秩序作出探索和贡献。 

    (来源:中国人大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