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金融·代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5月30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乡镇网点的转变
□张世兴

    作为一个金融机构,亿元储蓄余额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对于一个没有贷款审批权,且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的乡镇的营业网点来说,数字背后却饱含更多。 

    普安镇,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县,这里峰峦起伏、坡高田少,总人口只有2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88%,水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占比97.3%,是多民族聚居的传统农业乡镇。 

    1998年10月,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原普安邮电所正式分为电信和邮政两个单位。而36万余元的存款余额、几间破旧瓦房和简单的工作设备就是当时普安邮政支局的所有家当。 

    “连上个厕所都要往镇政府跑。”三都县邮政分公司李彩琼半开玩笑地说,“漏水、潮湿、墙皮脱落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关键是镇政府还下过3次危房整改通知书……” 

    那段时间,曾任普安支局局长的王荣俊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与同事进村里送报纸,每当看到村民一脸专注地听投递员为他们读党报党刊、传递党的声音时,他便多了一份满足。“那时,哪家存折要是有5万块以上的存款,就是我们名副其实的大客户。”王荣俊说。 

    为了开源节流,普安支局甚至将不用的几间瓦房租给当地村民开了铁匠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与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交织成了一支别有趣味的“乐曲”。 

    “您再看看现在的支局,各种新设备一应俱全。”在2007年至2015年间任普安支局局长的吴安岭自豪地说。2018年,在贵州省邮政分公司的支持下,普安支局加固并拓宽了营业厅、ATM间,新增VIP大客户服务室、卫生间,并为网点员工打造了温馨舒适的“职工小家”,整个支局面貌焕然一新,从原来经营单一的汇兑、包裹信件、报刊业务升级为集多种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服务平台。 

    “扎根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是普安支局一直以来坚持的经营理念。在少数民族近9成的普安,会说苗语、水语成了支局员工行走各村寨、山间地头,为村民提供服务的必备技能。 

    2010年和2014年,可以说是普安支局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2010年,普安镇建成葡萄长廊,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14年,贵广高铁全线通车运营,三都县站设在普安。葡萄长廊的建成使得当地葡萄种植规模迅速扩大。2014年,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7万亩。“今年种了30多亩,我在邮政买了20多亩的农业保险。”新联村村民韦正彪说,去邮政办事既方便又安全,还特别有人情味儿。正是韦正彪口中的人情味儿,使得普安支局实现了在普安镇每户至少有一张邮政卡,进村服务的流动车辆一天进一个村民组就能实现新增储蓄存款几十万元。2015年3月,普安支局存款余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一次,前进村一位村民走进支局,他请求营业员帮忙重置取款密码。“我老婆卧病在床,无法行走,家里急等用钱,能不能帮个忙?”由于存折名字是其妻子,不符合规定,营业员向王荣俊说明情况。了解前因后果后,王荣俊和员工便带着设备来到该村民家中,现场办理了业务。 

    从全县“死角”到周边县市的“码头城”,普安支局也从最初储蓄余额只有36万余元发展到如今达到1.2亿余元、从原来只有几间破旧危房变成了富有现代气息的新网点。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普安支局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