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人:王晓娟,读书于她是在现实生活之外开启的美好世界,她在浩瀚书海中撷英咀华,努力让自己成为灵魂深处亦有书香的人。
多年前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曾对书中的那篇美文——《夜航船》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他在文中除了描述儿时记忆中的夜航船,还提到了明代大学者张岱的《夜航船》。多年后,我在网上看到这本书时,立即买了下来。以前,这本《夜航船》是许多学者查访终身都不能得的书,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才根据宁波天一阁所藏抄本印出,实属难得。
吸引我打开此书的,是作者在书序中讲的一则小故事: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睡。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人伸伸脚。”设想一下故事场景,每每觉得十分好笑。看来这位老顽童式的大学者张岱,当年定是夜航船中的常客,他在小船中见过太多诸如“士子”类的“两脚书橱”,也遇到过不少真正的难题,所以他慨叹:“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于是,他潜心缀辑了这本堪称“明代小百科全书”的《夜航船》,其目的是不让士子们在类似于夜航船这样的场合露馅儿出丑,还幽默地称:“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已矣。”
自称古剑陶庵老人的张岱,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除了《夜航船》,他还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石匮书》等名著。他最擅散文,行文风格生动活泼、清新自然,《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其代表作。张岱出身仕宦之家,早年生活优越,纨绔子弟的豪奢享乐习气和晚明名士文人作风兼有之。晚年避居山中,穷困潦倒却坚持著述。他博学多才,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有涉猎,成就他编成了这本蔚为大观的《夜航船》。《夜航船》全书共分为二十部,天文地理、选举政事、文学礼乐无所不包,每一部里又分若干小项。如物理部的“物类相感”中,记述了如何寻泉脉,“以竹火循地照,有气冲炎起,下必有泉”;在身体部里,提到如何梳头能让头发不落,“用侧柏叶两大片、胡桃去壳两个、榧子三个,同研碎,以擦头皮,或浸水常搽亦可”;在饮食部中教授炙肉的方法,“以芝麻花为末,置肉上,则油不流”。在这本400多页的书里,囊括了各方面的知识,信息量大到让人敬佩。可曾想,在明朝那个非信息化时代,要编成这样一部书是何等困难。
夜航船,原是南方水乡苦旅的代名词,萍水相逢的船客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以炫示学问来打发百无聊赖的旅途,以知识的博寡来占据铺位的优势。张岱曾是这船客中的一员,因太了解挤船占位的百况,所以就有了这本妙趣横生的百科全书,让我们有幸在一小船中,领略到一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