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90后”安徽姑娘小查行色匆匆地走进江苏省南京市卫岗邮政支局ATM自助服务区。据当时正在窗口工作的支局长孙谈回忆,小姑娘进入自助区后一直在接听电话,神色略显慌张,在ATM自助服务区内来回踱步。
随后,小查还向孙谈询问某项业务。“当时,她用了一句专业术语,我没能听清,接着,我再问她是否需要帮助时,她就不再理会,转身走向了ATM。”孙谈告诉笔者。凭借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敏感以及对方的神情和动作,他怀疑小查可能遇到了诈骗。
为了安全起见,孙谈确认小查还没有进行ATM操作后,采用写字条的方式尝试与正在打电话的小查沟通。“诈骗”——这是他递给小查看的第一句话。小查并没有停止通话,指了指电话,在纸上回写了一句“这是警察”。“肯定是诈骗,你先挂掉电话,别急。”孙谈又递过去一张纸条。“有警察证。”小査深信不疑地再次写了下来。“别急,先挂掉电话。”孙谈继续回写了一句。
经过再三劝阻,小查终于结束了通话。孙谈边安抚小查边让网点金融保安何师傅报警。“当时,我就跟她讲,我们也是为了保证客户资金安全,不管是不是诈骗,先不要急着跟对方联系,等民警来处理。”孙谈说。
在聊天中,孙谈了解到,诈骗分子通过QQ发消息称小査社保卡已被冻结并有骗保行为,让她到网点进行查询,并告诉她不要与任何人交流,以防案件资料外传。为取得信任,诈骗分子还在QQ上发送了警察证和冻结函。小査之所以会相信对方的话,是因为在冻结函上有她的身份证等隐私信息。基于这种“信任”,她将自己支付宝账号内的相关信息发给了对方。
为了安全起见,孙谈建议小査务必更换支付宝密码。小查听从建议改掉密码后,查询了支付宝账号内的6万元余额“安然无恙”。很快,民警赶到了支局。民警让小査拨打原籍社保中心电话,查询社保卡状态,并普及了冻结函的相关知识。
“可以跟您请教一下吗?您是怎么识破的?可以告诉我吗?”诈骗未遂,对方竟向小査连发三问,不相信自己竟然能露出马脚。
对于诈骗分子如何获取的QQ号、身份证信息,民警提醒小查,不要随意下载陌生软件、连接WiFi或扫二维码等,面对网络诈骗要做到不轻信。
“今后,我们将联合社区开展防诈骗宣传活动,更广泛地宣传防诈骗常识,践行社会责任。”孙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