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8月24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此心安处是吾乡

    荐书人:张津。阅读带给他的体验是深刻的、丰富的,可以让时间慢下去,情感涌上来,很多看不清、道不明的事物也变得明朗,心境随之开阔。文字就在这一页一页间,化作甘泉,滋养心灵。

    有点自责。 

    这本书已经出版4年多了,我今天才看到。 

    如果早一点,我会更早、更透地理解自己。如果早一点,我会更多、更好地关注身边人。如果早一点,我的现在和未来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这一点,毫不夸张。 

    它带给人的震感是缓缓的,就像你是一艘停留在岸边的小船,它的冲击就像不停迎面而来的水波,力度小却持续,推动小船摇摆。 

    不过,书里的故事太戏剧化,离我很远;故事里的情太浓烈,逼我拒绝。这些故事讲得太精彩,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平凡。 

    可是把它丢到一边,书里的故事、故事中的人、人与人之间的纠葛会具象成画,闯进我的脑海,画中的场景、面孔、对话,默默换成了我的家乡、我熟悉的人以及他们的故事。 

    这本叫《皮囊》的书,就这样让我深陷其中。作者蔡崇达有多个标签:作家、媒体人、创业者。这部书出版时,他正任《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我喜欢看写新闻的人写出来的书,他们都有一个特点,文字特别干净利落。这本书,作者的自述显得有点矫情,却又十分真诚,以至于最近,我都在读它。 

    抛开书里涉及的时代巨变、村镇演化以及从始至终关于命运的讨论,我从中体会最深的是对“故土”二字的难舍难分之情。 

    故土是什么?是先祖开辟的生存之地,在其之上,宗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国人讲究落叶归根,这个归根的地方就是故土——生于此,息于此。 

    土地滋养我们,土地的不同造就了我们的不同。大到宇宙星球,小到村落部族;大到国家地区,小到省份地市……我们早就习惯了通过对土地的划分来体现不同,这也深深地在我们的内心埋下了依恋故土的种子。 

    这粒种子什么时候发芽呢?离开故土的时候吧! 

    读着有点难过,仿佛看到了自己,游子的乡愁跃然纸上。在书中《母亲的房子》一篇中,母亲维系的家始终是故乡最具牵挂的存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中呈现的意象和流淌的情感在这篇文章中有了更具时代特性的表达。在另一篇《回家》中,对故乡的情感表达变得更加直接:“我终于还是回来了,我终于还是能回来,我终于还是可以找到永远属于我的那条小巷。” 

    对于身处异乡的游子来说,或许始终没有离开过家乡。闭上眼,故乡就在心里,回想熟悉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便能安然入睡。 

    这就是《皮囊》脱去皮囊之后告诉我的: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转身还有故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