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23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响场景金融争夺战
□本报记者 王楚芸

    “双11”的硝烟还未散尽,对于金融创新和消费金融趋势的展望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11月22日,消费者服务平台曝出国美金融APP套路贷的投诉更是加剧了这一话题的讨论。 

    今年“双11”期间,邮储银行信用卡交易金额创新高。不仅是邮储银行,其他银行也分享到网购盛宴的硕果,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交易额都突破200亿元。在行业平均离柜率急剧提升、“客户无处不在就是不在网点”的大形势下,这样的“捷报”让人们意识到:电商“双11”大战带火了消费金融,消费金融又为电商“双11”的战绩提供了充足“弹药”。 

    近几年,金融服务与电商消费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电商平台对于金融支付领域的重视程度出奇地一致,各家电商在促销的同时,皆捆绑自家旗下的支付机构,用其开拓疆土。而作为重要的资金方,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是“双11”消费金融千亿元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今年“双11”期间,蚂蚁金服合作金融机构超过30家,合作方式主要有获客引流、风控输出、联营信贷等。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放贷机构更青睐有明确消费场景的个人消费信贷,而“双11”的突出特征便是场景明确,“双11”所产生的消费信贷资产属于优质资产,且更容易增加客户黏性。到消费场景中去找客户——这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银行比以往更看重消费金融的原因,进入移动支付入口,经常能看到新添加某银行信用卡可减10~15元的提示就是例证。今年“双11”,邮储银行也赫然出现在促销行列,当天,16万新客加入了邮储支付大家庭,融入消费场景功不可没。 

    通过场景金融的进一步扩大化、多元化、融合化,打破原本复杂的金融服务,可实现信息流的场景化与动态化,完成现金流的可视化与可控化。在这样的模式下,金融需求与各种场景进行深度融合,消费信贷服务变得触手可及。这在一方面增加了客户的黏性,让客户对产品和平台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另一方面让消费金融产品有了更完整更丰富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对金融行业而言,过去由投资需求带来的一些金融和融资需求正在缩减,同时,新的消费需求迅速扩展。长远来看,消费金融市场蓬勃发展是大势所趋,在未来5年到10年还将大有可为。金融机构应当找准自身定位,回归本源,将更多精力放在如何控制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度、挖掘用户价值等精细化管理方面。 

    对于邮政金融而言,正如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在2019年集团公司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目前条件下,银行生态发展模式必须突破,根据邮政集团公司的资源禀赋特点,搭建多样化场景经营平台,将金融服务、寄递业务、农村电商等融入客户生产生活中。这是行业趋势,更是邮政的机遇,邮政金融当下需挖掘基于场景的消费金融市场,为自身转型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