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武义县邮政分公司自启动2020年度报刊大收订工作以来,打破报刊发行专业仅靠年度报刊大收订和半年破续订的传统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思路,依托校园报刊小程序订阅系统,以畅销类校园书刊读物为卖点,积极参与县域各所小学校园报刊、图书市场的竞争,为报刊发行专业找到了新的收入增长点。截至目前,武义县分公司实现校园报刊流转额近30万元。
强化支撑奠定基础
武义县分公司为确保校园报刊市场开发取得成效,出台校园报刊开发实施方案及业务发展相关奖励考核办法,对开发的报刊种类、重点营销对象、营销举措、奖励办法、小程序收订应用步骤进行了细化,确保校园报刊市场开发基础扎实、进展顺利、落实有效。
经过前期市场调研,为方便客户支付、订阅,武义县分公司以便捷式二维码扫码订阅为切入点,转变传统现金支付收取的收订流程,大大提高了校园报刊市场的收订时效。同时,武义县分公司突破传统的发行模式,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一支熟悉校园、热爱发行、能干营销的专业校园报刊市场开发队伍,以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深入开发校园报刊市场。
项目组成员严格落实“一摸、二看、三掌握”的工作要求,迅速摸清校园市场的基本状况、学校需求报刊、需求量、学校的机构设置及校领导和教师情况,不仅抢占了校园报刊市场发展先机,也为金融、集邮等专业进校园做了良好铺垫。项目组成员对全县20所中、小学进行摸底调研,并依托小程序订阅系统,印制并发放《2020年学生快乐阅读目录精选》,多轮次拜访接洽全县中、小学校主要负责人,跟踪做好后续跟踪服务等工作,既解决了学校担心学生家长投诉乱收费的后顾之忧,又及时宣传了校园报刊发行业务。
抢滩校园步步为营
依托小程序收订系统,项目组精选品牌好、质量优、市场潜力大的校园类报刊作为主要产品,按照“以学校主管领导、班主任为重点,分层公关”的指导思想,将《博学少年》《意林》《创新作文》等热销报刊产品导入小程序平台首页,方便客户点击首页链接下单。
通过划片包干、分层营销,武义县分公司校园报刊市场项目组深入细致地抓好上门宣传、上门服务、上门拓展三个关键环节,尝试探索金融、集邮等业务进校园等活动开展。项目组成员牢牢抓住“让利不让市场”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与学校实现合作共赢:一方面,加强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沟通,鼓励其引导学生订阅;另一方面,针对多数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难以进入这一难题,项目组成员通过实践,总结了一套“进门、找人、开口”的营销经,提高了校园营销成功率。在上门宣传取得校方首肯后,项目组成员迅速开展逐年级、逐班宣传收订,既减轻校方压力和工作量,又与师生加强了沟通与联系。此外,项目组成员还采取在校园门口摆摊设点、在教师周会及家长会上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深入了解学校和家长对教辅类产品的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目录。
典型引路成效显著
校园市场中,存在一些地理位置偏僻的农村学校,如果利用客户经理去开发,成本高、效益低。而反过来看,这类学校因地处乡村,竞争对手关注度小。经过反复分析与论证,项目组成员积极探索由“专业人+投递员”共同开发农村校园市场的新路子。
柳城邮政支局地处武义县南部山区,距离县城约40公里,支局投递员凭借地况熟、人缘好的优势,逐渐拉近与学校、教师的关系。武义县分公司片区营销员依托这一优势,联合支局投递员共同开发市场,通过“一人深入宣讲+一人后续跟进”的方式,实时对接各班级收订,确保达到短平快效果。仅仅一周时间,柳城小学校园报刊收订额从原来的3000元提升至30000元。
由此,武义县分公司逐渐探索出一条专业专职营销人员为主、支局投递员为辅联合开发校园报刊市场的营销模式,逐步形成了大小兼顾、全面发展的格局。
数据分析精准督导
为突出大数据的有效指导,武义县分公司因地制宜制定集学校名称、区域、开发人、走访进度、单页发放情况、开发情况、订阅金额为一体的项目开发情况表,依托数据分析,深挖数据背后的亮点和问题,实施精准分析、“对症下药”。
武义县分公司落实跟踪走访进度,实时关注各学校开发进度和跟踪营销人员工作流程。同时,通过分析订阅数据,明确各学校报刊收订市场开发程度和效果。在此基础上,该分公司采取每周碰头会、项目组微信群等方式,对收订进度进行通报调度,在项目组内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督导并助力各营销员实施精准进度式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