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罗永浩通过抖音直播卖出超过1.1亿元商品,创下了抖音平台已知的最高带货纪录。4月6日,央视新闻主播朱广权与淘宝网红李佳琦破次元合作,1.2亿名网友围观。在政府这一边,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与拼多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各市、县负责人带头“直播带货”,助力“抗疫助农”。
疫情防控期间,“宅经济”推动“直播带货”供需双方市场井喷,网红主播、名人、企业CEO、地方官员纷纷登台代言。在有望冲刺万亿元级规模的直播市场,身处国民经济基础领域的快递物流企业应如何布局,着手应对即将到来的播商物流2.0时代的新挑战呢?
“直播带货”火爆的背后
直播带货,是指通过一些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近距离商品展示、咨询答复、导购的新型服务方式,或由店铺自己开设直播间,或由职业主播集合进行推介。
3月30日,淘宝数据服务平台淘榜单发布的《2020淘宝直播新经济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末,淘宝直播每天的内容时长超过35万小时,相当于7万场“春晚”。据咨询机构测算,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4338亿元;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翻一番,有望增长到万亿元级。
而今年突发的疫情,让本已风头渐起的直播电商更加火爆异常,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艳之势。
传统媒体与“直播带货”相融合成为新趋势。4月6日“口红一哥”李佳琦携手“央视段子手”朱广权同台为湖北直播带货,引来1.2亿人观看,累计卖出总价值4014万元的湖北商品;同日,传统电视购物媒体东方购物举行16周年庆典,借助“电视+电商”跨界直播探索转型之路……传统主流媒体具备强大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和专业的媒体视角,而“直播带货”则具有很强的转化效果,两者融合将产生强大的能量,成为获客引流的新手段。
市长、县长助农直播带动农产品热销。2月19日晚9时,在“县长助农”直播间,浙江省衢州市市长汤飞帆介绍了衢州椪柑的历史和吃法;广东省徐闻县县长吴康秀则在菠萝田边亲手为网民示范如何切菠萝。截止到当日24时,衢州椪柑订单超过2万单,销量超21万斤;徐闻菠萝累计订单达4.6万单,总销量近25万斤。2~3月,就有10多位县委书记、县长通过视频直播帮助当地销售农产品55万件,销售额超过2100万元。农耕文化对接网络文化,官员直播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股新动能。
电商平台破次元引爆无处不在的直播话题。3月18日,汰渍品牌双大使任嘉伦和二次元虚拟歌手洛天依首次同框进入汰渍京东直播间进行直播宣传。1个小时的直播,微博阅读量超过1亿次,原创讨论人数迅速过万,双方粉丝在直播间的互动次数也超过6000万次。以往单一的购买场景被打破,平台通过各方资源整合,将电商直播瞬间变为品牌营销场。
播商物流迎来2.0时代
相对于传统电商模式,直播电商模式在商品呈现、时间成本、社交方式、购物方式等多个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具有传播路径更短、效率更高等特点。在初始的直播模式下,播商们交付商品最有效率的物流模式是“仓储+快递”,类似于中国电子商务早期“工厂仓/中央配送中心(CDC)+快递”模式,业内人士称其为播商物流1.0时代。
而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性,促使直播电商重构了人、货、场的关联,以此提升交易效率。在“货”的方面,直播电商实现了去中间商、拉近产品原产地的目标;在“场”的方面,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设备的升级革新,主播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景展示产品,如产品制造工厂、农产品原产地、商品集散地、档口、专柜,不但货源更加充足,物流发货效率也大幅度提升。
随着5G、云计算、数据敏捷置换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品牌商渠道共享程度更高,供应链数字化程度更高,用户画像和流量更加精准,播商普遍青睐的快递物流模式转变为“区域配送中心(RDC)+快递”或者“前置仓/下沉仓+即时配”模式,这也被称为播商物流2.0时代。
直播电商显著特点之一是不稳定、无计划,和电商平台大促时一样面临很大挑战,可控性还不如后者。以服装行业为例,服装供应链可谓最复杂、最多变的供应链之一,受季节、颜色、款式、消费喜好等多重因素影响,直播一场下来SKU(库存量单位)需要30~60件,对物流供应链的敏捷和柔性要求非常高。如果直播前由于销量预测过高,已经在工厂、RDC备了大量库存,就会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
同时,在直播电商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冲动消费较严重,风险意识相对薄弱。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直播电商产业总体感受较好,但有37.3%的受访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其中被吐槽最多的是“夸大其词”“货不对板”等问题,这与十几年前中国电视购物发展初期的景象十分类似。由此消费者对货到付款、退换货等存在较强的物流需求。
邮政寄递如何备战播商物流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谈到,当一个新的商业机会和可能性发生的时候,即便认为它只有30%的成功概率,也有必要开始行动。因为当普遍认为有70%成功概率的时候,这个机会跟我们就没有关系了。商流决定物流。笔者认为,繁荣的直播电商为邮政寄递提供了一条可发挥邮政资源优势又可获得丰厚利润的子赛道,而且邮政的赢面很大。
赢在中国邮政协同优势上。协同是中国邮政最大的战略、最核心的优势。邮政多年来在寄递、金融、网点、科技等方面已形成复合营销能力,可以支撑直播电商在供应链多个环节上的个性化、多元化和柔性化需求。尤其在以“助农扶贫”为主题的县长带货、产地直销等方面,邮乐网、农村电商、“极速鲜”品牌等专业运营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优秀案例范本,可深度介入农产品原产地助农促销的新风口。在服务播商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建立邮政自有的KOL(即意见领袖),吸引更多“90后”“95后”粉丝关注邮政品牌,在社群、圈层和私域形成公众影响力,甚至形成带货能力,为邮政培育新增客群。
赢在寄递能力提升优势上。中国邮政依托在疫情防控期间构建的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已经成为当下以及未来一个阶段众多商家首选的快递物流企业。邮政寄递坚持建立和完善“五大体系”,遵循行业规律、市场规律、价值规律办事,通过全方位的立标、对标、达标,以科技赋能在多个领域实现了自我突破,在仓配一体化、标快增值产品多元化、电子渠道下单便捷化等方面取得较多进展,提升了邮政的市场口碑。同时,通过2019年对标快增值代收业务、收件人付费业务的全流程改造,可实现客户对货到付款、到付邮费、聚合扫码支付以及资金T+1返款的需求,在争夺播商供应链过程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赢在智能转型科技迭代优势上。在播商物流2.0时代,要想全面介入播商供应链与即时配模式,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必须辅以大数据分析和算法使用,提升物流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当前,邮政寄递启动了智能+转型工作,业务方与技术方共同以实现市场价值为一致目标,在沟通透明、建立互信的基础上,以矩阵式工作模式,小步快跑,敏捷迭代,推动新一代寄递业务信息平台逐步优化,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这些方面的科技赋能及应用场景推广,未来邮政将实现“千仓千面”“千户千面”的营销和运营方案解决能力,比如预测更准确的流量,做到以流量为核心直接干预供应链和逆向物流等,形成寄递业务发展的新动能。